武进新闻


《武融观察》混搭经济“卷”出武进消费新蓝海

时间:2025-04-20 10:32:29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消费新场景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武进,也日渐吹起了“混搭风”,当中式鸡蛋饼邂逅西式咖啡、特色餐饮融合精美字画……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天的《武融观察》,一起来解密武进商家“混搭DNA”。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早餐早已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而是演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在位于武宜中路一家名为今麦兜的店铺里,鸡蛋饼的油辣香与咖啡的醇香相互碰撞,成功唤醒了打工人的早晨记忆,不仅让大家有中西合璧的味觉体验,也打造了城市烟火气与精致生活方式融合空间,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顾客 刘璐:这样搭配让我觉得很新颖,鸡蛋饼基本上每天早餐都会吃的,喜欢微辣的,搭配咖啡感觉挺解腻的,让人有不一样的体验。
今麦兜负责人 周素琴:在我十几岁时,对鸡蛋饼也是情有独钟,也是带着我个人的情感和喜好,可以回味儿时的味道。大家能够多一些选择,一个鸡蛋饼加一杯咖啡一顿也能吃饱,也是希望给客户更多的人性化的服务。
周素琴告诉记者,自己原本一直是做蛋糕类的甜品,在行业摸索近十个年头后,随着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她也想着要推陈出新。由于店里有做千层蛋糕的物料和基础,便计划推出“鸡蛋饼+咖啡”套餐。在转型过程中,不仅对店里的吧台等进行了改造,使得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还在食材方面不断进行甄选。
“今麦兜”负责人 周素琴:我在饼类当中也是进行了筛选,皮都会自己去做,因为千层皮是西式的,它里面是有黄油成分、奶油成分,如果说配上中式的配料会略微冲突的,所以进行改良的,会选择还原之前的味道。总的来看,现在年轻人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搭配的,从早餐到中餐到晚餐都能覆盖。
无独有偶,在星火北路巷子里也有一家特色餐厅“松月间”,它由老旧房屋改造而成,外观看起来古色古香。走进去,古朴与现代交融的装潢,令人眼前一亮,整个店铺上下楼,通过搭配木质桌椅、暖黄色灯光营造出温馨氛围,摆台上的书籍、墙上的画作,又增添几分文化韵味。在轻柔的音乐中,食客们交谈品味,空气中弥漫着轻松愉悦。值得一提的是,店里的水彩画,不仅营造了拍照打卡的美感,感兴趣的顾客也可以选购,让原本只是吃饭喝茶的单一场景,升级成了“吃喝玩乐购”的多功能空间。
顾客 曾惠:我是出差过来这边探店,我觉得混搭风格挺好的,我们生活都是多元化的。当下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会找比较具有风格的店去放松自己,又有美食又有名画,而且环境氛围都非常好。
“松月间”店长 韦小琪: 我们刚开始主要是为了给店里做装饰,营造一种比较好的环境,后来客人对这方面感兴趣,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消费)环节,让餐饮跟艺术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也是为了迎合顾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了餐饮行业的融合创新,当剪刀遇见咖啡豆,跨界融合如何重塑消费新场景,这家名为“洗耳恭听”的夫妻店给出了优质答卷。老板杨加是一名90后,他说,传统理发店常面临着顾客等待时的无聊、推销办卡的反感情绪,以及服务时长难以转化为品牌记忆点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同质化竞争加剧,“咖啡+”模式成为了实体店破局的流量密码。因为咖啡的引入,通过“嗅觉+视觉+触觉”的多感官体验,可以将40分钟的服务流程转化为沉浸式休闲时光。同时,理发店与咖啡馆的跨界联姻,不仅打破了空间功能的单一性,更通过场景重构与情感联结,让“等待时间”转化为“社交货币”,为消费者打造了“第三生活空间”‌。
“洗耳恭听”负责人 杨加:一杯咖啡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些我的客人跟了我十几年,我也不想他们非要剪头发才来到我这里。感觉不是一个纯粹的理发店,就像是一个比较短暂的度假,顺便变美了,然后拍美美的照片,就有情绪价值,就很开心。
鸡蛋饼+咖啡、理发店+咖啡、水彩画+餐饮……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颇受欢迎的业态融合店面,餐饮始终是绕不开的“黄金配角”。无论是咖啡、茶饮,还是简餐,餐饮业态以其天然的社交属性和高频消费特征,成为串联多元场景的核心纽带,既为消费者提供“歇脚充电”的物理空间,也为商家创造流量变现的叠加价值。那是什么因素,让这种商业混搭风席卷而来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院长 戴建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现在消费的升级,原来可能只关注功能性的消费,现在消费的过程当中还带有社交的需求,导致我们整个行业业态从单一功能转变成多场景的融合性的消费业态;第二个跟行业竞争还是有关系的,尤其是传统门店,受到电商冲击是非常大的,在追求转型升级时,必须要创新业态,让顾客在店里能够多停留时间,创造消费、刺激消费。
随着大众消费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多样化过渡,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不满足于某种单一业态。《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显示,64%的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而如今的“业态混搭”,既是场景创新,又是模式创新。经济学者认为,这种商业模式的兴起,实际上是对现代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精准捕捉。集餐饮、购物、娱乐、社交、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越来越受欢迎,便充分印证了混搭的魔力。传统店铺通过业态增加,不仅能满足不同顾客之间的需求,带给消费者“不转场”的乐享体验;还能促使商家加快转型,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收益。
“洗耳恭听”负责人 杨加:客人平时不理发也会带身边的人过来喝咖啡,让陌生的客人发现我们这家店感觉比较独特,也会对我们店铺产生好奇,也可以过来体验一下我们的技术,所以也是相辅相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业态混搭并不是“拉郎配”的“业态乱搭”,而是瞄准痛点、有的放矢,立足自身行业优势、扬长避短。比如,一些新打造的菜场,本就有农副产品源头采购、从店铺直达餐桌的供应链优势,无论开办火锅店,还是代客加工烹制,都会更加经济实惠、安全放心,让食客在升腾的烟火气中享受美味,间接性刺激消费行为。所以,如何用好“混搭”,发挥不同业态间的协同效应,满足消费者复合式需求的同时,也能释放消费潜能,这就考验着“跨界”商家的眼力和功力。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院长  戴建平:对于商家来讲,大家都在尝试,但是我建议大家还是要谨慎,投入的过程当中要做好市场调研,怎么样混搭才能更好地体现跟自己核心的主业保持有关联性,哪怕是从体验开始,顾客去消费,再到让他更多的复购,才能更加的良性循环,保持商业模式的活力和竞争力。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50423

武进新闻20250422

武进新闻20250421

武进新闻20250420

武进新闻20250419

武进新闻20250418

武进新闻20250417

武进新闻20250416

武进新闻20250415

武进新闻20250414

武进新闻20250413

武进新闻20250412

视频推荐

更多>>

艾斯康:深耕生物材料赛道 布局三大

区领导调研外资外贸企业

上海市普陀区人大常委会来武进考察

人才故事汇 李锋:突破“卡脖子”困

医速通:数据赋能大健康 让就医更便

信心从何而来 氢和元泰:引领制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