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融观察》“网格+”模式 探索基层治理“最优解” |
时间:2025-03-23 10:10:30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近年来,我区网格工作者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聚焦“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彰显、民情在网格汇聚”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各类“网格+”模式,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同时,也让群众生活“幸福升格”。 位于南夏墅街道的学府家苑社区,安置小区、商品房小区、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并存,人员构成较为复杂。为此,社区不断探索“网格+志愿”模式,将“生活共同体”变为“治理共同体”。陈文涛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也是学府家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常客”,除了维护社区环境外,他和同学还经常走进社区老人的家中,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解闷。 学生志愿者
陈文涛:真正脱离课堂,投身实践。让我自己也能想象到和爷爷奶奶的相处,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机会。 学府家苑社区居民
李来芳:尽心尽力,也做得很好,都是小年轻,都像我们的小孩一样。 不仅仅是学生志愿者,在学府家苑社区,还有很多老人也加入到了志愿服务的行列中。今年63岁的李复兴退休前是一位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们很熟悉。听说社区组建了“银翼哨”老年志愿队之后,积极参与其中。平时只要有时间,李复兴就会和社区网格员一起义务巡逻、宣传防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 老年志愿者
李复兴:应该要帮社区贡献一点的,虽然退休了但我不褪色,要做好每一天的事情。 提升群众的社区治理参与度,不仅进一步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学府家苑社区已组建红雁哨、银翼哨、清鸣哨、巾帼哨、杏林哨五支网格治理队伍,构建纵向延伸到微网格、横向覆盖所有居民的“瞭望哨”工作体系,实现网格治理有人“理事”、有场“议事”、有制“管事”,进一步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南夏墅街道学府家苑社区党委书记
李健:我们社区的12345投诉,去年同比减少40%,通过“五哨”齐鸣的模式,我们把所有小区的矛盾,解决在小区。 南夏墅街道网格中心负责人
吴晓科:接下来,我们南夏墅街道将继续以“精细化、精准化、高效化”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伴随近两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兴起,如何充分发挥“网格+新业态”的作用,也成为了乡镇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位于南夏墅街道的南苑社区商业经济发达,外卖员群体人数众多。为了更好地管理好、服务好这部分群体,社区利用闲置的集装箱房,打造了“龙城红色驿站”,并以此为阵地,创建了“党建红、暖心橙、活力金、和谐绿、成长青、平安蓝、智慧紫”七彩功能板块。除了提供基础关爱之外,还鼓励他们化身“移动网格员”,积极参与爱心采买、敬老助残、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实现了小哥与社区的“双向奔赴”,持续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赋能加码。 外卖小哥
李东郊:这种事情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自我(也)有成就感吧。 南夏墅街道南苑社区第六网格网格员
曹程阳:它也是网格阵地的民情收集站,充当民情前哨角色。 同样,前黄镇也有这么一支“移动网格员”队伍,和南夏墅街道以外卖小哥为主力军不同,前黄镇“移动网格员”的成员主要由邮政投递员组成。蒋丽刚就是其中的一员,自从成为“移动网格员”,他便经常通过前黄镇网格中心开发的“网格+邮政”小程序“随手拍”,将辖区内的安全隐患和意见建议,及时传递给属地村委:路面开裂、路边违停、井盖缺失、限高杆歪斜,每次看到自己反映的问题能得到解决,他觉得成就感满满。 移动网格员
蒋丽刚:(邮政投递员)我干了13年了,一开始,怕给他们找麻烦。后来跟他们反映了一两件以后,他们处理也蛮快的。也是共同帮助吧,帮他们一起治理好这个村。 除了做好“观察员”、“服务员”和“宣传员”工作之外,“移动网格员”们还兼顾了“助农员”的身份:利用邮政的优势,聚焦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从桑葚城际配送到阳湖水蜜桃包装速运,从前端揽收到末端投递,“移动网格员”帮助农产品产销衔接,使其更畅通。 中国邮政前黄邮政支局支局长
柴玉莲:发挥好“移动网格员”的作用,也是更好宣传我们“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贡献我们邮政投递员的一份力量。 今年,前黄镇“移动网格员”的队伍进一步扩大,吸纳快递小哥、外卖员、保安等新业态八大群体,让“移动网格员”的覆盖更全面,服务更高效。通过在工作中开展常态化隐患线索排查、社情民意收集、志愿服务认领等行动,推动新业态群体进一步参与基层治理,发挥更大作用。 前黄镇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局副局长
钱丹: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的“家门口”,真正做到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 此外,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也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礼嘉镇共有纳税人缴费人近八千户,但礼嘉镇税务所在礼嘉镇西侧,对礼嘉镇东部地区辐射较为薄弱。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办税距离远、耗时长等问题,礼嘉镇以网格化服务为抓手,创新“网格+税务”模式,在镇最东边的建东村打造了“税管嘉”网格微税驿站,驿站内配备专用电脑、自助办税终端等设备,可办理发票领用、代开、纳税申报辅导等12项高频业务,并提供“线上办税+现场引导”双服务,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缩短60%以上。 企业员工
秦黎霞:(以前)经常来来回回,(现在)有问题就可以过来,咨询一下,非常方便。 个体经营户
刘格平:村委有时候把我们也叫过去讲课,我们就了解了,(问题)基本上都能解决。 与此同时,便民中心、村居网点与镇级办税服务厅形成联动,构建起“出门即办、就近能办、全域可办”的立体化服务格局,有效分流了主厅压力。截至目前,“税管嘉”网格微税驿站已累计开展税收辅导活动25场次,提供税务解答服务30余次,惠及企业、商户及居民300余人,真正实现了“税费服务进网格、政策红利送到家”,为基层税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范式。 礼嘉镇建东村第二网格网格员
黄浩:后续礼嘉镇将定期开展税收业务培训,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网格+税务”工作体系,定期收集纳税人、缴费人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微网格”激发“大活力”,“小创新”成就大幸福!这些重在实践、贵在创新的举措,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武进实践中的亮丽篇章,更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行动力。未来,我区还将继续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切入点,从治理为层面着手,不断深化创新“网格+”模式,答写基层治理“最优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