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去年年底,19名省委、市委、区委选派的“第一书记”驻村到岗履职,开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半年来,他们争当尖兵,也善作勇将,从组织建设到产业发展,从疫情防控到环境治理,真正把“第一”的定位干成“第一”的实绩。
湟里镇村前村“第一书记” 陈露:帮你们把路铺好。弄得好看一点。
湟里镇村前村村民 苏晓琴:这样也干净,看上去卫生一点、整齐一点、舒服一点。
正在和村民聊天的是湟里镇村前村“第一书记”陈露,来自区农业农村局。任职半年来,只要有空,她就会和村委工作人员到村里转转,和村民们聊聊。陈露告诉记者,村前村是一个水系发达、文化底蕴深的村庄,目前村里正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的想法和意见颇为重要。经过前期调研,陈露建议把大庄村作为此次人居环境整治的试点。
湟里镇村前村“第一书记” 陈露:人居环境整治要适合人居。我们请了设计院做了初步的设计,结合村民的生活习惯,做一些细节处、小微处的改造。然后看看通过这种方式,(是否)能够提高村民自我环境维护意识和概念。
陈露告诉记者,这次人居环境整治,村前村打算从文化着手,从小微处入手,搜集与水系、古桥相关的文化故事,与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以及常州大学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绘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赋能乡村建设。同时,与景观设计团队合作,为村民们打造有特色的小微景观。
湟里镇村前村党总支书记 王金泉:陈书记来后,已经引进了两个项目,正在设计和实施中,因为村里对农村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太了解,她在区局和市局中衔接,我很轻松,而且耳目一新。项目资源引进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了。
村前村邻近嘉泽,以苗木种植为主。陈露还和村委工作人员商量着,借助本职工作优势,协助村里在产业上再做点文章,让村民们的口袋鼓起来。
湟里镇村前村“第一书记” 陈露:农业现在讲究的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如果光靠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我们也希望借助产业的优势,可以进行农业产业和服务业的叠加,把休闲农业做一些文章。通过文化挖掘、自媒体的宣传、搞一些小活动,把整个村前村向外推进行推介。
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第一书记”们做好区镇联动、发挥结对作用、谋划各类项目,扛起机关帮基层、强干助振兴的重任。在雪堰镇南山村,来自区交通局的驻村“第一书记”冯辉正在查看苏锡常南部高速桥下方的水泥路,这条路刚做好硬化,一百多米的水泥路看着不长,却是打通桃农运输通道的“最后一百米”。
雪堰镇南山村“第一书记” 冯辉:当时这个桥下面路是破破烂烂的。好多施工的卡车把路都压坏了。现在大量桃子要上市,后面就是桃园,桃农要运输出来的话,从这个桥下走是最方便的。
在区交通局的支持下,冯辉协助村里解决了苏锡常南部高速工程的遗留问题。他还发挥园林绿化专业优势,帮助村里的小微水体改造工程进行景观设计优化;筹措资金,给村委新建好的大楼做好绿化配套,为大楼前的空地划上标准停车线。近日,南山村的党史馆、村史馆即将开工建设,冯辉也积极参与设计方案的修改优化,将新的理念带到村里。
雪堰镇南山村团支部书记 张锡红:年轻的领导,他的思想也比较年轻,也符合我们现代化的建设,为我们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不一样的想法和新鲜的血液。
党建强,则发展强。在礼嘉镇何墅村“第一书记”张连惠看来,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
礼嘉镇何墅村“第一书记”张连惠:何书记,我们在创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时候,能不能在墙上或者周边融入一些党建的元素。
礼嘉镇何墅村党总支副书记 何伟星:可以的,我们在建设的时候也规划了一点,后面还会再增加一点。
张连惠来自区人社局,驻村后,就跟着村委工作人员一起进行村民大走访,通过察民情、访民意,他对乡村振兴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深知“脚上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责任与担当。在村里的民生茶社,他和村委工作人员一起,为老年村民普及反诈骗知识;在企业,他又积极询问招工难处,并为他们支招。“七一”前夕,在张连惠的牵线搭桥下,何墅村党总支和区就业服务中心综合党支部结对共建,让党建工作发挥“加油站”作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礼嘉镇何墅村“第一书记”张连惠:通过开展一次政策宣讲,举办一次就业技能培训,组织一次岗位推介,来帮助一些有意愿,并且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能更好的就业,来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礼嘉镇何墅村党总支副书记 何伟星:他来了以后正好是走访活动,他也参与了所有村民的走访,把村民的意见带回去自己思考,然后再跟我们一起商量对策,用新的理念来打造我们何墅村,把我们何墅村农业和就业带上一条新的路。
用力指导建强组织、用心推动强村富民、用智优化乡村治理、用情服务农民群众。省派“第一书记”唐伯俊来自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他认为,乡村治理最重要的是理念输出、技能输出。到任牛塘镇丫河村后,唐伯俊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学校的无人机博士团队拉到村里,为网格员们进行了一场技能培训。经过几次技能输出,目前,网格员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无人机开展项目跟踪、违建监察、秸秆焚烧监测等多项工作。
牛塘镇丫河村网格员 张勇:这样有的地方就没有死角,全方位能看见,而且比较省时间能及时发现。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唐伯俊说,这次他被选派到村里,是带着任务清单来的,主要就是要为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艺术插花进院落、垃圾分类宣传、美丽庭院设计等十多项任务,都是唐伯俊要在2年的选派期内完成的。为了更好完成任务,唐伯俊专门买了辆电动自行车方便调研。短短半年,他已骑着小电动车行驶7600多公里,走遍了丫河的角角落落。
牛塘镇丫河村妇联主席 史银霞:他过来之后把他的理念,把他的资源,把他的感情都带到我们丫河,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拓宽了路子。
牛塘镇丫河村“第一书记” 唐伯俊:学校跟我们村签订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教育基地,从文化振兴这块给了我很大的底气。接下来我们要送文化下乡,另外我个人还想从宣传阵地出发,把丫河的做法和需要宣传的理念,把宣传阵地给老百姓造好一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省委、市委、区委把会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锐力量选派到了乡村振兴第一线。“第一书记”们也把青春和力量投入广袤农村一线,协助村(社区)推进专项整治,优化解决问题机制,注重跟踪问效,切实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