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武进产改步履铿锵 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
时间:2022-05-02 17:27:02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而产业工人作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承担着创造社会财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责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走进新时代,立足新起点,武进科学谋划产改新篇。今天的《新观察》就让我们聚焦产改工作的宝贵经验,关注产改工作的最新动向,聆听“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 早上八点,钢铁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他叫刘超,安徽人,2017年成为东方润安轧钢厂的一名技术工人,2021年成为企业质量控制小组组长,带领团队攻克H型钢中心偏差项目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先后获得长三角冶金行业质量控制创新活动优秀奖等奖项,取得一项国家级专利。 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轧钢厂技术工人
刘超:组织大家如何按照QC流程去解决我们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公司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对我们给予了现金的奖励,也是一种荣誉感。 李立凯是东方润安集团炼钢厂厂长,2020年获评武进区劳动模范。每周,他都会在劳模工作室内和职工探讨工作心得、总结工作方法,身为一名党员, 李立凯将“党建带工建”的精神落到实处,积极带动年轻人向党靠拢,筑牢红色思想之基。 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厂长
李立凯:党员在我们炼钢厂比如说技改大赛的过程中,还有我们生产的过程发挥了冲锋带头的这种作用,我们也在不断发展新党员,我想我们党员的队伍将来也会不断扩大。 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的发展,让产业工人与企业共同成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把“秘钥”不仅在东方润安集团得到了印证,也促动了常州旷达威德机械有限公司不断发展。 中午11点,在旷达威德的食堂内,响起了轻快的生日歌,10余位当月生日的员工伴着旋律吃上了食堂特制的生日面,而这样的集体生日,企业每月都会举行一次。此外,一场场职工代表茶话会、一个个室外风雨吸烟亭、一件件暖暖的羽绒背心、一套套夜行反光服,让职工的心靠的更紧。 常州旷达威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庆高:我们一些长期的活动,卡拉ok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那么从文化的角度就是让我们的员工能够扎根在我们企业。 近年来,常州旷达威德机械有限公司秉持“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让每一位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员工专业技能成长、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进而促使企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当前,我国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7.7亿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占比约为20%,远低于德国等发达国家技术工人占比超过80%的水平;我国高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约6%,远低于日本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高级技工占比50%的水平,非公企业、小微企业的技术工人更是严重匮乏,亟需通过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让产业工人从思想上到技能上,从生活上到待遇上有全方位的提高和保障。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骆建建:面向过去,我们国家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这样的一个国家,放眼现在,我也看到了,所有的我们的社会财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产业工人的汗水和付出。面向未来,我们国家要想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想进一步实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工人是不可或缺的。 “产改”工作系统性、关联性、持续性强,涉及点多面广。对此,我区明确84家产改试点单位,制定年度工作要点、责任分工和重点项目清单。下一步将进一步围绕政治建设、赋能成长、维权服务、支撑保障、聚力共建5大工程,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思想引领、地位保障“同步发力”,用伟大的思想加以教育引导,用制度机制加以巩固保障,用党建创新加以激发提升,让产业工人政治上更有认同感;坚持待遇提升、发展畅通“同步加强”,突出“技高多得、多劳多得”,强化“同等评价、同等待遇”,搭建“竞技舞台、展示平台”,让产业工人更有成就感;坚持教育培养、技能评价“同步深化”,重点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脱节”、人才培养“重量轻质”、技能评价“导向偏离”等问题,让产业工人发展上更有获得感;坚持把权益维护的“网”织密、把基本保障的“底”兜牢、把思想观念的根“扶正”,让产业工人生活上更有归属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骆建建:要在政治上让产业工人更加有方向,要留给产业工人更多的名额去参政议政,让产业工人更多的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决策当中来。第二个方面我们在经济上要有提高,保障企业在尤其像疫情这样的特殊期间,通过开工生产保证效益的同时,要努力的让产业工人在利润当中分得更多的蛋糕,提高收入水平。第三个方面我们觉得要让产业工人发展有空间,在劳动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能。 与此同时,企业作为产改工作的主心骨,要积极主动为产业工人搭建职业发展的“立交桥”,企业研发部门要主动拓宽视野,鼓励职工发明创造,积极纳入企业创新体系,在项目立项、经费安排、人员配备、成果转化收益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人力资源部门要强化职工技能培训,形成持续学习、不断成长的“快车道”,为一线职工特别是青年技术工人构筑一条覆盖广、全方位的成长成才“绿色通道”。对于产业工人本身而言,要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产改工作,坚持奋斗在先,贡献聪明才智,发扬工匠精神,爱岗敬业,钻研创新,在个人发展中推动企业发展,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把职工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通过为职工创设职业技能发展的平台,指明职业发展方向,引导职工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追求德艺双馨,实现人生价值。改革争在朝夕,成效重在落实。唯有上下合力描绘产改蓝图,方能让更多产业工人有作为、有地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