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白与黑”“快与慢”“静与动”——武进抗疫“辩证法” |
时间:2022-03-21 10:36:59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3月13日凌晨4点44分,常州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1号通告仿若一声春雷,打破了夜的宁静。169.7万武进人闻“疫”而动,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周来,一份份或冲锋、或坚守、或奔赴、或守望的“生活图鉴”,再次展示了这座城市每一分子“疫”起心向阳的凝聚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3月14日,我区湖塘镇、牛塘镇、高新区北区率先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上午7点半,记者在牛塘镇竹园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看到,不少市民已经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地排队等待核酸检测采样。居民刘春梅带着66岁的父亲匆匆赶来,老人腿脚有疾,“眼尖”的志愿者立刻上前帮忙。 牛塘镇竹园社区居民
刘春梅:工作人员免去了他排队的时间,直接给他开了一个绿色通道,让他过来,整个过程让我感觉很暖心。 在检测采样现场,无论是孩童、青年,还是老人,都表现得十分有耐心。年轻人体谅老年人身体不便,老年人体谅年轻人要赶忙上班工作,互相“让位”的现象时有发生。“配合”二字,也是记者在现场听到最多的字眼。 牛塘镇居民
李玉容:要配合好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配合得越好,政府得工作就能开展得更好。 牛塘镇是城郊结合部,面对社区内超8000人次的常住人口,及众多的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当天凌晨5点半,来自区、镇、社区三级的25名机关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等就已到位。 牛塘镇竹园社区党委副书记
主任
贾东峰:一方面用网格群进行微信通知,然后网格长、网格员,挨家挨户逐门逐户进行纸质宣传,然后我们再利用宣传广播,进行喇叭式广播。 一声号令风雷动,同心战“疫”显担当。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3月14日晚,我区发布部分区域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通告,相关部门和板块工作人员连夜作战,准备防疫物资、布置采样点、调配人员,大家不分白天与黑夜,并肩作战,埋头苦干。据了解,此次全区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共设置采样点354个,采样台664张,出动采样人员1328名,各类保障人员17700人。截至3月17日15时,全区共采样147.1万人次,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不仅起到“摸底数”的作用,还承担着“精个数”的重要任务,而检验人员则扮演了病毒“猎手”的角色。武进区疾控中心检测中心实验室所检测的主要是隔离点、密接、次密接人员的样本。和病毒近乎“零距离”接触,检验人员早已克服最初的担心,在大众看不见的实验室里仔细筛检病毒。 武进区疾控中心检测中心副主任
王文斌:我们这边是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如果我们做出来疑似阳性的,我们要复检,然后还要送到市疾控再复检,这样的话能早一点发现阳性病例,就能早一点报去做流调。 核酸检测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在全封闭、负压的实验区,检测人员一心一意专注于一个又一个标本,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对检测人员的体力、耐力、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 武进区疾控中心检测中心主管检验师
唐勤:正好这个班要做到晚上9点,一般到9点也不会回。进去做起码三四个小时是不出来的,出来的时候就觉得肩膀手臂就不是自己的。 在万千样本之中捕捉病毒的蛛丝马迹,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最准确的报告,这就是检测人员的工作。目前,武进区疾控检测中心加上支援人员,一共有23名检测人员轮班。虽说是轮班,但由于样本到达的时间不固定,加之还有其他的工作安排,所以基本每个人都是高负荷运作状态。 “疫”无反顾,“疫”呼百应,“疫”往无前。除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疫情下的党员干部、广大志愿者,也纷纷化身“防控指挥员”“全能大管家”“志愿跑腿员”,一头扎进抗疫工作,从此开启了夜以继日的连轴转。 在沪宜高速漕桥道口,区交通执法大队综合执法科队员杨洋正仔细地对每一辆入常车辆进行查验,确认无误后才能放行,雨水不停地打在他的防护面罩上,潮湿的执勤服穿在身上,浑身都冷得像一块冰。 区交通执法大队综合执法科队员
杨洋:前一段时间脚摔伤了,但知道有疫情了第一时间报名了卡口(防疫工作)。 3月18日,常武地区迎来大风大雨等强对流天气,气温一夜之间下降10度左右。面对暴风雨,区交通执法大队的118名党员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在“城市大门口”,用责任担当构筑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牢固防线。杨洋告诉记者,天气原因,部分工作受到了影响,例如登记表、手机等都容易被水浸湿,工作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疫情在前,责任在肩,卡点检疫工作从未间断,连续奋战。 突发暴雨并没有阻挡执法人员坚决战胜疫情的决心和脚步,武进交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坚守全区9个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入常查验点、5个离常查验点,开展24小时轮班离常入常车辆查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昼夜下的“白与黑”是守护平安的颜色,前进中的“快与慢”是必有所为的担当,疫情下的“静与动”是重启流动的秘钥。这次的“意外”,无疑是对我们的生活强制的按下了“暂停键”。想到无数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天使”们,广大居民的“非必要不出门”既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社会的负责,让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共同战疫。 一座城静下来,一群人动起来。“快进键”下,抗疫工作者闻令而动快速下沉一线,为物资保障、坚守岗位而奔忙,而回复家人的信息却总是“慢半拍”;“慢行键”下,他们耐心解释最新防疫政策,引导市民“非必要不出门”,享受片刻的宁静,以便更好地前行。疫情尚未结束,战斗仍在继续,“疫”路有“大白”,有你,有我,相信大家定能战胜这个“倒春寒”,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暖花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