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条块、隶属等限制,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跨地域、跨产业,武进紧扣助力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目标,组建了40多家各类党建红盟,梳理并确定近400个项目,不同形态的“党建红盟”,在各领域各行业打造资源有序整合、作用充分发挥的“红盟矩阵”,着力构建开放、融合、高效、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提起城市治理,只有协调各方力量,勠力同心,一起破解城镇长效综合管理的焦点难点问题,才能真正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2021年12月,区城管局、区文明办、湖塘镇政府、先行集团等18家成员单位代表共同签订了“城市管家红盟”共建协议书,首批发布精品街道创建、菜市场改造提升、“厕所革命”、背街小巷专项整治等十大专项行动。 记者
史莲寅:我现在是在花园街新城公馆门口,大家可以看到我身边这个新的停车场已经投用,这个新的停车场改造提升之后可以增加352个停车位,大大缓解了花园街的停车压力,规范了停车秩序,提升了市容环境。 为确保精品街道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区城管局充分发挥综合统筹、组织协调、督促监管等作用,通过制定创建方案、组建工作小组等措施推进项目实施。2021年,区城管局牵头,打造了花园街、武宜路(长虹路—延政路段)两条总长为2.1公里的区级精品街道和11条镇级精品街道,均在2021年12月31日前竣工。 区城管局市容广告科工作人员
袁国钢:在城市管家红盟这个党建品牌的引领下,我们区城管局就联合住建、交警大队、先行集团、全力实施精品街道的专项行动。 据统计,在此次精品街道的创建工程中,拆除、换新店招店牌239家,外立体墙面粉刷出新23563㎡,完成路面沥青铺装15900㎡,新增停车位352个。城市管家红盟成立后,将充分释放“外溢”效应,现场“聚合”态势,促进基层党建与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深度融合,为创新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增效,成为武进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引擎”。 区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磊:通过“城市管家红盟”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强化党组织联建,打造“1+16+X
党建联盟平台,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以组织联建、发展联促、资源联享的“三联”工作模式,与成员单位一起聚焦基层城市治理、执法队伍建设、城市品质提升、重点民生实事等各类问题,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其实,不仅在城区,“红盟矩阵”早已遍布武进城乡,礼嘉镇“礼+红盟”是全区首个乡镇“红盟”组织,自2020年成立以来,围绕组织建设、阵地建设、乡村振兴以及公益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志愿帮扶、“一村一景”、万企联万村等活动,“红色朋友圈”持续壮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礼嘉镇党委副书记
秦能达:作为全区首个乡镇红盟,“礼+红盟”始终坚持以搭建平台为“基”,项目共建为“轴”,解决问题为“标”,做好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大文章,聚功能、聚服务、聚资源,借力党建综合体搭建“主阵地”。 依托“礼+红盟”,礼嘉镇围绕企业股改上市需求,与区金融局党组、中信证券江苏分公司常州支部委员会,礼嘉镇经济发展局党支部与常州科教城第一党支部结成党建联盟,组建新武创金融“嘉”服务团队,加快推出全周期专家问诊、全链条资源入库、全天候在线服务的“党建嘉速包”,为企业股改上市打造“红色快车道”。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云:(“嘉天下”企业家论坛)我觉得对礼嘉的已上市企业和优秀的民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的平台,我们作为A股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非常全面的(帮助),包括用地、其他发展政策。 去年,“礼+红盟”新增联建单位86个,涵盖114个党支部,推动近200件民生事项得以解决,打造“颐养到嘉”“先锋青骑兵”等17个基层书记项目,“嘉企点”成为全区首个乡镇“0.5个工作日”企业专区服务品牌。 礼嘉镇为民服务中心“嘉企点”企业开办专区工作人员
武云刚 以前不在企业服务专区,所以办理时间三到五个工作日,自从嘉企点这个企业专区成立以后,我们从营业执照、印章、税务登记和银行开户四维一体,一般是半个工作日办清。 事由民议,倾听群众心声。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建品牌“海湖红盟”,形成了以机关事业单位、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有企业、离退休干部等为支撑的“一核七域”党建品牌建设体系,全面引领园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面对小区居民提出的问题,武进国家高新区东庄社区在党建引领下,组建居民议事室,关于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儿,都会在这个小会议室里说一说。 武进国家高新区东庄社区居民
蒋岳贤 我觉得这个很好,居民议事室一个是为大家 ,一个也为社区形象、为我们武进区文明城市建设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武进国家高新区东庄社区工作人员
华胤:我们居民议事室成立之后,解决了小区的乱停车问题,为小区安装了技防设施,提高了小区安全。我觉得在我们的红盟引领下,将我们的社区服务延伸到基层一线,可以说是打通了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海湖红盟”的建设运营过程中,高新区坚持以“打造红色品牌群
引领发展高质量”为目标使命,紧紧围绕“一车一人一芯”产业,发挥党工委“领头雁”作用,充分挖掘园区红色资源、产业资源、城乡资源、生态资源,以“赋能”为实践路径,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助推园区党建和业务互促互进、有形有效。 武进国家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
何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省、市、区党代会精神,通过深化一个体系,打造两大平台,做强三大保障,完善四项机制,不断拓展红盟架构,丰富红盟内涵,发挥红盟作用,为滨湖科创城,智造武高新贡献澎湃的红色动力。 以共建为基,打造红色磁场。“绿建红盟”、“山水红盟”……在武进四处开花,以共赢为本,发挥联盟实效。“山水红盟”依托雪堰镇当地优质生态资源,整合成立35个党建示范点,绘制《党建文化路线导航图鉴》,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政策资源、培训资源和游客资源;“乡村振兴红盟”积极引入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外部资源,通过打造水稻育种“飞地”模式、每年开展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等活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南风红盟”积极推进社企共建,共同制定“项目清单”,以项目化形式推进双向服务,成立了一支超200人的职工志愿者队伍,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先锋领航红盟”推出《城市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推动形成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绿建红盟”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与税务、银行等20家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合作协议,争取10亿元低息贷款授信额度,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粮+红盟”,促进粮食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实现基层党建上档次、粮食产业上台阶、农民增收有帮助、农村发展有支持、粮食安全有保障。 “粮+红盟”阵地联络人
许敏:“粮+红盟”现有21个共建单位,覆盖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在党建引领下,加深了联盟内各成员单位的交流合作,将粮食安全各方面的成果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 与此同时,为推动红盟矩阵向标准化、常态化、品牌化迈进,武进区委组织部已出台《关于推进“红盟矩阵”建设标准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党建引领、自主自愿、资源集聚、运行高效等10类建设标准,深入挖掘各领域党建特色亮点,积极发挥各行业管理部门“穿针引线”作用,先后评选“五星红盟”8个,形成“矩阵之星”品牌20个,构建立体多元、互利共赢的“红盟矩阵”,整体提升矩阵的品牌知名度和荣誉度。 武进打造“红盟矩阵”,就是要让原本各自运行的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让一个个“党建孤岛”串联成“党建高地”,实现功能、优势、力量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