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贯彻落实市“532”发展战略,昨天上午,我区下发了《武进区贯彻落实“532”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内联外通、创新发展、产业跃升、绿色发展、文旅融合、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守牢底线等八个方面奋勇争先,同时明确“战略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节点化”原则,全力推进十大类工程项目,在全市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大局中发挥“最强支撑点”作用。 区域发展,项目是最重要的资源载体。我区梳理形成重点项目(工作)清单,共计建设工程65项、重点项目(工作)280个,总投资3360亿元。其中,“承载常州未来和希望”的“两湖”创新区是项目建设的重点战场,集中建设工程45项、重点项目(工作)160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 对标对表、奋勇争先。以交通建设为先行,全力配合南沿江城际、常泰、盐泰锡常宜铁路及苏锡常南部高速、丹金高速、靖澄常宜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青洋路快速化、中吴大道西延(常金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抓好京杭运河(常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和孟津河改线两大工程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常州南站枢纽,加快推进南沿江城际铁路武进综合交通枢纽、盐泰锡常宜前黄站枢纽、苏锡常城际铁路西太湖站等立体化枢纽集群建设。加快打造高铁物流基地、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两湖”物流园、“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 聚焦科创赋能,发挥制造业强的优势,着力打造全市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做强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加快把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成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国际合作典范。重点打造滆湖科学城、国际科创中心两大创新引擎,培育10个高端科技创新产业平台、若干个未来工坊孵化器。同时,紧盯创新人才引进,加快推进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规划建设,力争到2025年完成人才公寓建设改造2.5万套。 从“制造”向“智造”跃升,武进力争培育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两个千亿级地标产业。到“十四五”期末,推动3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双跨、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5个。实施精准化培育,到2025年,“省专精特新千企升级企业培育库”企业力争超500家。 瞄准生态引领和品质提升,统筹推进滆湖水生态系统修复恢复、退田还湖二期等生态韧性工程,规划建设百里环湖绿道、西太湖中央公园、孟津河生态廊道等重点项目。同时推出更多文旅融合原创精品。 围绕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守牢底线,力争5年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以上、扶持创业1.2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全力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推进三甲医院创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努力探索“各方可承受、标准可复制、自身可持续”的美丽乡村武进路径,深化推进农村领域集成改革,进一步畅通城乡“人、地、产”等要素自由流动,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
下面播送本台评论:促发展顺势而为,抓机遇乘势而上。
“532”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是武进实现发展能级跃升的行动指南,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路径。 围绕落实“532”发展战略,武进要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实事项目,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干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做成一批群众得实惠的好事,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难事,让每一位有梦想、敢拼搏、勇创业的人才都能在武进实现自身价值、成就精彩人生。武进广大干部要以更为高远的战略眼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披坚执锐、勇立新功,展现出推进的速度、工作的力度、效果的厚度,确保“532”发展战略在武进率先起势、成势,努力把“十四五”蓝图变为现实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