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武进制造为防疫筑起智慧屏障

时间:2021-11-20 20:07:33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无人机“双语”喊话宣传、机器狗地面配合巡逻、医用消毒机器人无死角消毒、机器卫士多功能查验测温……11月2日武进突发疫情后,一批由武进制造的高新技术以各种崭新的姿态次第登场,这些“黑科技”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多“智慧”保障的同时,也彰显着武进制造的强大实力。

 

空中+地面,防疫宣传双管齐下。11月4日,在封闭管理的御城小区上空,由空中喊话喇叭与测试飞机组装的无人机正在进行飞行,“喊话”1小时、“休息”1小时的循环宣传。目前,无人机已录制“喊你来做核酸”等4段疫情防控内容,并由普通话与常州话“双语”版本循环播放,形成高频次宣传警告。

 武进公安分局科信大队二级警员 黄剑波:这样可以避免我们的防疫人员跟隔离人员进行紧密的接触。每半分钟进行播放一次,形成高频次的一种警告措施。

 

除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一条“机器狗”,更是“圈粉”无数。御城小区北大门附近的核酸检测点,一个搭载实时高清视频传输的四足仿生机器人,正在对排队核酸检测的居民进行喊话,告知其保持安全距离,并提醒居民以家庭为单位下楼进行核酸检测。

 武进公安分局科信大队二级警员 黄剑波:针对一些特殊的楼道,需要运用运输物资啊。包括外部情况需要查看的话,通过四足机器人这种方式进行。

 

除了封控的御城小区,在位于武进国家高新区的科教城创研港大楼门禁位置,常州富敏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安装“防疫卫士·测温人证核验一体机”。据了解,该设备可以在5秒内一站式完成体温测量、身份识别、人脸识别、健康码和行程码核验等检测步骤,人脸识别准确率 99.9%,测温精度达至±0.3℃。它最大的特色在于,设备已对接全国各地健康码平台,可以进行“大数据”信息存储和统计。一旦检测到体温异常或者未带口罩者,则会发出警告,并且,人员戴着口罩可以被快速识别,在强光、逆光、暗光、阴阳光等复杂光环境也可以正常运行。

 常州富敏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成员 王惠琴:这次的疫情来得比较突然,那么正好我们企业也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顺势就开发出了这款五位一体的防疫卫士产品。那么后续呢我们也将在这个识别健康码的基础上,让核酸检测以及疫苗情况都能够在这机器人得到显示,也就说增加他的功能。为我们整个武进智慧防疫、科技防疫、数字防疫做出我们的贡献。

 
在永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台来自江苏贝叶斯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医用消毒机器人正在完成预先设定的消杀任务。贝叶斯机器人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室内L4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型公司,目前已开发具备导览、送餐、教育等功能的五大类服务型机器人,广泛应用在市政大厅、医院、CBD、科技园区、高校园区等场景。此次参与防疫的这款机器人,其核心部件、算法调度、软件平台都由贝叶斯自主研发设计,是今年上半年刚推出的第三代产品,支持消毒液超干雾化喷洒消毒、UVC紫外线消毒和等离子空气净化三种消毒模式,可对室内物表和空气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毒。

 江苏贝叶斯机器人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陈慧:我们的消杀机器人无需人工值守,自动开启消杀任务,自动规划路线,自动完成消毒任务,更不需要担心人员的交叉感染。

 

从“无人机”到“机器狗”,从“防疫卫士”到“消杀大白”,武进机器人在疫情最紧要的关卡中崭露头角,这份“乘势而起”离不开地方良好的产业生态。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常州培育多年的一张产业名片,我区先后获批科技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江苏省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目前,武进国家高新区已聚集机器人研发生产及配套企业60多家,有全球单体工厂生产能力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有占全球机器人零部件制造份额60%的纳博特斯克,以及金石、快克、节卡、遨博、九号、墨狄等一批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且在核心技术、产业协同上有所突破。如遨博机器人和节卡机器人包揽2020年全国协作机器人领域前两名;快克智能在锡焊机器人细分领域市场占有量排名国内第一、世界前三;遨博智能面向柔性化生产,率先推出国内首个核心部件国产化的i系列协作机器人……固高智能创新中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初步形成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的完整产业链,机器人本体产量占全省70%、占全国近1/4。2020年,我市工业机器人企业营收约70亿元,实现稳定增长,超过全省工业机器人产值一半以上。今年上半年,园区机器人产业13家规上企业开票销售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112%。

武进机器人的产业链规模正在持续扩大,价值链地位正在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正在明显增强。今年2月1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聚力建设智造名城主引擎,促进机器人产业链实现卓越提升,打造全国工业机器人“智谷”和长三角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为“一区一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我区专门出台《武进机器人产业链卓越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方案指出,到2023年全区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培育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8家。围绕方案,武进将积极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创新协同生态圈,加快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装备和产品中的全面渗透、综合集成和深度融合。

 武进区工信局副局长 倪文达:近年来,我们区工信局围绕一区一城的战略,在推进全区智能制造的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接下来),我们将抓好长三角苏锡常一体化的发展窗口期。第二个是抓好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等企业需求扩张的机遇期。三是抓产业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链工作的窗口期。 

 

作为全省唯一获批的机器人集群试点,我区持续打造全国工业机器人“智谷”和长三角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机器人产业”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版图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十四五期间,武进将紧紧围绕赋能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武高新机器人企业与制造企业对接合作,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制造,建立“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动机器人产业园区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迈向中高端。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