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新观察》兴修水利惠民生 “武水共治”促发展

时间:2021-10-11 11:18:43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重大水利工程对于一方发展具有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把大型水利项目建设作为巩固生态、惠及民生的重要抓手,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多方力量,全面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滆湖(武进)退田还湖二期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已开始在提升区域防洪减灾能力、稳定区域水生态、保障区域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效益,为全市建设“两湖”创新区、全区打造“最美湖湾城”提供了有力的水环境支撑。
1015个日夜,风雨兼程,夙兴夜寐。九月下旬,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武进区南延段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这也是常州市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南延段工程中,首个通过完工验收的标段。阳光照耀下的南延段静静流淌,宽阔的河面上波光粼粼,不时有白鹭掠过,偶尔有野鸭嬉戏,颇具一番“潮平两岸阔”的气势。
南延段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拓浚河道11.15千米,建设堤顶防汛道路21.46千米,架设联锁式护坡13.89千米等,并新建水系调整建筑物46座、新建跨河桥梁12座及支河桥梁7座。面对防汛大考,南延段的洪涝水可直接北排长江,缩短了洪水入江海的线路和时间,并将湖西地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50年一遇,大大减轻了嘉泽镇、湟里镇等地的防汛压力,助力地区安全度汛。
嘉泽镇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推进办主任 王建平:我们这边(嘉泽镇)东低西高,以前排涝的时候,我们这边特别困难,通过内河,从上到下,一级一级流,也容易淹,新孟河开出来以后,这几年我们有明显的感觉,对老百姓来说,很安全,涝水排的出去了。
对于花木之乡——嘉泽镇来说,新孟河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协助排涝这一个方面。南延段流经的嘉泽镇三星村、成章村等地,皆以苗木种植、销售为主打产业。农作物、经济作物的良好生长,都离不开水的加持。王建平告诉记者,嘉泽镇虽邻近滆湖,区域内的水网却并不密集,受此影响,多年以前,村民们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常常在旱季面临“用水难”的问题,有时,上游来水还会带来部分污水,致使苗木死亡,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及时给农田“解渴”,镇水利工作人员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别处调水。如今,新孟河在嘉泽镇境内穿过,沿线农田用水的水质变好了,村民们也没有了用水困难,切切实实帮助了地方产业稳步发展。
嘉泽镇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推进办主任 王建平:用水明显方便了许多,我们不仅(在沿线)新建了六七座电灌站,还还原了七八座电灌站,周边沿线需要用水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同时,新孟河做好之后,所有防汛通道(同步铺设),解决了沿线老百姓的出行问题。
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先治污、后调水”的原则,国务院规划实施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河道总长113.496公里,武进境内工程总长约为46.6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河道工程、新建前黄枢纽、牛塘水利枢纽2座支河主要口门建筑物、新建45座跨河桥梁以及水系调整及影响处理工程等,总投资约为35亿元,主要涉及嘉泽、湟里、前黄、雪堰、礼嘉、牛塘及高新区等地。目前,工程整体已进入收尾阶段,全面完工后,新孟河将作为流域骨干引水河道之一,保障流域和区域水环境安全、防洪安全及供水安全,助力流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水利局总工程师 恽文荣:目前我们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进度,从南延段、北干河、太滆运河的河道主体工程已经全部结束,目前正在对河道进行疏浚清淤,跨河46座桥梁到年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后期准备在新孟河沿线打造一些绿化节点,并对全线进行绿化种植,把新孟河打造成全区的生态廊道。还准备在老百姓居住区周边,打造一些小型的节点公园,也方便老百姓到新孟河来散步游玩。
滆湖,位于太湖上游,处于我区西南部与宜兴东北部之间,是我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苏南地区第二大淡水湖泊。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今年,我市提出要建设“两湖”创新区,我区将在“长三角中轴崛起”上作表率,打造“经得住远眺、经得起细看”的“长三角最美湖湾城”,因此,滆湖及周边地区的系统开发和生态治理成为实现美好蓝图的关键一笔。
趁着天气晴好,滆湖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加紧岸边绿化种植进度。西太湖塔下片区是滆湖退田还湖二期项目的先行启动区,位于我区七一圩、塔下圩,实施范围北至沿江高速,南至滆湖低碳公园边界,总面积约0.842平方公里,其中,还湖面积为0.5291平方公里。
区水利局水利科科员 万乐平:以前我们这片地块主要是一些鱼塘,以及少部分的农田。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在这边先把它退成湖面,然后再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包括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种完一些植物,我们再放一些小的鱼类,再放一些底栖生物,一些螺类,把它整体的植物生物进行恢复,水质也改善一下,将来这边环境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滆湖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内容,包括增加河口生态拦截、湖滨带生态修复、植物阻截净化、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等工程,实施后,将恢复水生植物面积共计11.752平方公里,目前项目进度已完成90%以上,预计年内全部完工。
如今,走在项目现场,宽阔的步道与美丽的湖面相映成趣,鸢尾花、芦苇等多种植物随风摇曳。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工程紧邻滆湖低碳公园,未来将以“连片打造”的思路,将两地联通,为百姓们提供一个面积更大、范围更广、环境更优的休闲好去处,真正实现“还湖于民、还景于民”。
区水利局水利科副科长 龚尧:老堤防的位置,将在我们的水生植物满足一个生长周期之后,将对我们的老堤防进行清退,并且在老堤防的位置,修复水生植物。后期结合“两湖”创新区的规划,我们也会对滆湖周边的岸线进行进一步提升和美化,来满足我们群众和百姓亲水的需求。
抢抓机遇,统筹推进。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总体治水思路,“十四五”期间,我区还将进一步提升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水环境自净能力、水生态修复能力和系统治水能力,初步构建起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