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地下交通站 红心照耀革命路 |
时间:2021-10-04 20:31:16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打卡红色地标 杨桥地下交通站
红心照耀革命路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今天的打卡红色地标,让我们走进杨桥地下交通站,在跨越距离、超过时空的共情感知中,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前进力量。 主持人
顾婷:杨桥是前黄镇最南端的一个古老村庄,因为一座单孔石拱桥南杨桥而得名。杨桥也是抗日时期对敌斗争的一个重要地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四军地下交通站。 走进杨桥老街,一栋栋颇具沧桑感的老宅仿佛是凝固的记忆,一栋老宅就是一个故事,而桥南新村24号就是一个革命基地的故事。映入眼帘的两间老宅就是新四军南阳桥地下交通站。提起这个地下交通站旧址,就不得不提起烈士戴荣坤。这个地方,原本是戴荣坤的旧居,也是一间铁匠铺。而在1939年戴荣坤加入地下工作之后,就利用自己的铁匠身份,为我党我军传递情报。 一把把印刻革命的刀具,一件件封存记忆的农具,一张张斑驳的老照片,瞬间把我们带到了那个艰苦的革命时代。上世纪40年代,日军和汪伪军队为切断新四军太滆根据地,在苏南地区实行清乡政策。面对紧张形势,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在南杨桥西街设立了地下交通站,以确保南北交通线的畅通。这间交通站,表面为一家铁匠铺,由蒋小昌任站长,以开南北货店的方式进行掩护。而交通站原住户戴荣坤作为共产党员也义无反顾加入掩护工作。 戴荣坤利用铁匠身份为中共地下党传送重要情报。他四处奔走,收购民间的破旧铁锅、浴锅等,融化后为新四军地下兵工厂浇筑手榴弹弹壳。武工队队员的武器零部件坏了,他也能够凭借技术帮助修配。 1945年5月,戴荣坤被漕桥的日寇抓捕,受尽酷刑,却没有吐露一个字。最后,他被拖到养根小学(原漕桥小学)的操场边,被连刺十几刀后壮烈牺牲。穿越历史的沧桑,这段惊心动魄的抗战史,让杨桥桥南新村24号和英雄,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