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聚力奋斗路 筑梦新武进 “东方碳谷”孕育14项全球第一

时间:2021-08-03 19:04:38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早在2011年——石墨烯发现者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第二年,武进就创全国之先,成立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同步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石墨烯产业化基地——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在全国率先开启了石墨烯产业化之路。此后10年间,石墨烯产业“梦之队”创造了14项全球第一。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国内首条大规模宏量制备、全自动控制的石墨烯粉体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随着石墨烯市场应用的不断拓展,产品供不应求。作为武进石墨烯产业的“拓荒者”之一,2013年,这里创造了全球首条年产100吨石墨烯粉体生产线。如今,这一数据已经被刷新。 
第六元素研发中心副总监 唐润理:我们还是主要从实验室的研究,去做一些可行性(分析),再向我们的一个小试中试,然后再做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最终我们把产能提升了三到四倍。我们现在常州这边的生产基地的话,大概能达到一个400吨的产能水平。
原材料制备之外,第六元素还致力于石墨烯应用的深度开发,与各领域的优势企业深度合作。公开资料显示,华为手机应用的石墨烯导热膜对应的上游石墨烯供应商正是第六元素。
第六元素研发中心副总监 唐润理:我们在应用板块主要分为石墨烯主材的导热导电材料,像导热膜、导电剂,还有我们的复合材料项目,高分子材料和涂料材料,在这些方面,我们一直都处于一个领先的研发水平。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秦国华:2020年我们实现了五千多万的销售额,在2021年,我们(销售额)也是一个翻番的规模的增长。
这边,第六元素发展一瞬千里,另一边,碳索新材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当前,企业年产1000吨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常州市碳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尹沂磊:项目是从三月份开始,现在设备处于调试状态,还有一些辅助设备没有安装,在八月底能够开始试运营、试生产。
目前,碳索新材研发的全球首款石墨烯粉末涂料,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油气水管道、户内外金属结构工程等。企业自主研发的铁路扣件防腐专用涂料,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鉴定评审,正在郑州、成都、广州等六大铁路局推广使用。
近年来,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打造了集“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于一体的创新创业载体,累计引进石墨烯相关企业160多家,形成了涵盖石墨烯设备研发、原料制备与应用研究、产品生产、下游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聚度在全国遥遥领先。为进一步打造原创技术的“输出高地”、石墨烯资源融合的“关键枢纽”、石墨烯行业服务的“核心平台”和石墨烯创新人才的“培育摇篮”,2018年底,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试点建设。
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总经理 潘栋杰:目前已经建成了7个石墨烯共性基技术实验室,拥有研发场地超过10000平米,各种设备600余台套。已经服务石墨烯行业企业超过100家,助力我们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石墨烯看江苏,江苏石墨烯看武进。2011年—2021年,十年从无到有,武进石墨烯诞生了14项全球第一,崛起一座“东方碳谷”。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长 张昱:在未来,我们将引进培育100个石墨烯团队,300个石墨烯企业,努力打造一个千亿级的石墨烯产业,让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东方碳谷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享有非常高的地位。 
“东方碳谷”:坚定领跑 一路向前
石墨烯,被誉为“黑金”“新材料之王”,自发现之日起,就披上了层层光环,被许多国家列为头号技术研发。武进,这座经历了2700多年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千年遗迹,糅进新的业态,一场围绕着“石墨烯”的转型蜕变,坚定地走过了10个年头。下一个十年,也将继续,一路领跑。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