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曾是湖塘鸣凰地区的“招牌”产业,但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眼下模具产业的发展低迷。今年3月,常州市武进区模具行业商会正式成立,也拉开了产业“复兴”之旅。 110名企业家在区域模具行业遭遇“寒冬”时,选择抱团作战成立商会,志在促进鸣凰地区乃至武进模具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武进模具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地。 常州市武进区模具行业商会会长 司兵闯:我们的模具也曾是长三角的一个金字招牌,经过多年的沉淀,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在整个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渐缩小。我们成立武进区模具行业商会,主要是为了吸纳更多的武进地区的优秀的行业企业加入我们商会,共同推动我们商会包括区域的模具产业的发展。 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塘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推动了模具产业的发展;因武进以及周边制造业的强劲,加大了对模具的需求,促进了模具厂在鸣凰地区的生根发芽。模具企业的诞生也加大了模具技术工人日趋增多,在企业、技术工人的“双重”推动下,模具业逐渐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鸣凰地区最多时有四五百家大小模具厂,模具技术人员一二千人、各类工人上万人,1996年前后,全国各地的人都会到这里来订制模具,也让鸣凰有了“模具之乡”的美名。 常州市丁氏模具厂厂长
丁如峰:当时我们初中毕业,一毕业就进入摸具行业了,从学徒开始,学各种机械技能,包括模具钳工、当时吗凰地区的模具还是比较发达的,做模具同类的还比较多,各种模具都有。 起初,丁氏模具和其他工厂一样,仅仅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接到业务后,丁如峰会研究图纸,借助车床、铣床等机器做出大致的模型,然后用砂轮、锥等耐心打磨,开出的模具精度在0.3毫米左右。2010年,丁氏模具开始引入精密进口设备,其中,2020年花费110万元从台湾购买的卧式加工中心,将模具精度提升到了0.05毫米。如今,在企业1000平方米的厂房里,高端设备与技术人才一起成了“主角”,开发出的模具在省内颇具知名度。去年,企业开票销售达到2000万元,利税约100万元。 丁氏模具发展形势喜人,但从2000年到2005年,因城市化进程,企业搬迁了两次。去年,得知武进国家高新区有一处占地6亩的旧厂房出售,丁如峰几经斟酌,拿出多年积蓄、加上银行贷款,将旧厂房购入,终于为丁氏模具找到了“归属”。与此同时,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也不断加大着力度。 常州市丁氏模具厂厂长
丁如峰:工业产品能够批量复制,模具毕竟都是私人定制的,所以相对来说对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每一个产品,每副模具都不一样。 并非所有企业都如丁氏模具般“偶遇”良机。去年,常州巨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成,打算从国外进口一台价值280万元的高精密机器,然而,由于厂房系租赁,安放机器需要进行基建;如果企业搬迁,移动机器会带来不小的损失,最终只能放弃。在鸣凰地区,与巨宇精密模具有着同样遭遇的企业不在少数,从本世纪初开始,鸣凰地区很多模具企业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如今的企业数量仅剩巅峰期的一半左右。 常州巨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闫成: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微小型的企业,(周边)每年的厂房在逐渐减少,还有每年的房租在逐年增加,导致我们生存很困难,还有就是每年的设备不敢投入,因为场地不稳定,所以导致我们不敢发展,不能发展。 企业的减少,技术工人失去了平台,工人数量也骤减,经过多年循环,此类现象不断往复。近十年来,鸣凰地区从事模具开发的技术工人出现断层。武进区模具行业商会做了一个粗略的调查,2011年至2020年,在湖塘从事模具开发的工人数量,从上世纪八十年的近万人,已缩减到如今的3000人左右。 常州巨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闫成:希望就是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资质的厂房,可以或者购买,我们有自己的稳定的单位,可以逐年地去发展它。现在我们连个场地都没有,不敢投入,不敢去制造,有这个担心的风险在里面。 当湖塘模具产业负重奋进之时,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宁波正加速布局模具产业链,宁海、北仑、余姚等地的模具产业发展如火如荼。2011年,宁波接受了“中国模具之都”匾额,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闻名遐迩的模具生产基地,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在业内有着较高影响力的企业也在那时茁壮成长。同一时期,鸣凰地区的长三角模具城诞生。然而,从一开始的定位模具生产,到最后变成了模具原材料的销售,降低了模具城的影响力。外地客户在模具城里,找不到规模型模具企业,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常州市武进区模具行业商会应运而生,110名模具企业家加入商会,成为首届会员。商会商讨了应对湖塘模具产业遭遇“寒冬”的各项举措,面对技术工人缺失,商会将整合企业家力量,制定人才培育计划,前往陕西、贵州等地,与当地的技术性院校建立合作,以定点委培的形式,资助困难学生就读,同时在湖塘地区安排合适的住宿、实习机会,让委培后的学生来到湖塘模具企业锻炼,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人才培育模式。 常州市武进区模具行业商会
会长
司兵闯:包括商学院的培训、对接政府平台、金融扶持,解决企业资金难、发展难,从多维度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振兴鸣凰乃至于武进模具的区域影响力,打造武进模具行业的领军型企业,为我们本地企业服务的同时,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甚至全国模具相关产业的企业。 模具,曾是武进的骄傲,创造了无数的“第一”,却在时代洪流中逐渐衰退。希望通过“模具匠人”的坚守,商会组织的建立,政府搭桥、企业唱戏,模具产业能东山再起,并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为湖塘乃至武进创造更多的第一、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