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人大代表访谈》季文斌:做一根火柴 燃烧自己 点亮百姓

时间:2021-05-05 14:33:59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象征着一种荣誉,更象征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从今天起,本栏目将推出《人大代表访谈》专栏,聚焦我区优秀人大代表履职表现。首先来关注人大代表季文斌。
15年如一日,他坚守一线;15年如一日,他贴心为民。他就是本期访谈嘉宾季文斌,区第16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湟里镇西墅村党总支书记。
主持人 王瀚: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访谈节目。我们今天的嘉宾是西墅村党总支书记,也是区第16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季文斌,季书记你好。
季文斌:主持人你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王:熟悉西墅的观众朋友知道,西墅离中心城区比较远,原来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程度都不算太高,但是最近我发现来到西墅旅游的人也比较多,现在不一样了,也是武进“三块地”改革试点之一,也是美丽乡村示范点,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您上任之后,带领村委的工作人员做了哪些改变?
季:确实如你所说,我们西墅村处于武进区的西片,远离城区,城市功能也不可能辐射到西墅村,但是我们西墅村也要发展,如何发展?我认为我们是做到了“五子登科”。
王:何为“五子登科”呢?
季:就是在挖掘自身潜力当中动脑子,为什么这样讲?一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赵本山参加的一个小品中,他曾经说到一句话,不要老是想着自己没什么,要多想想自己有什么,我们要从挖掘自身的潜力做起,我们虽然远离城区,但并不是说我们没有一点资源,也并不是说我们一点优势都没有。比如我们邻近239省道,我们村处于新孟河与新湟线的交叉点上,区位优势还是相对比较明显的,同时,我们西墅村的民营企业基础较好,所以我们是走了以工养农,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以工惠农,以工业反哺农业,同时通过工业经济的发展,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所以我们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第二个就是在产村融合发展中占位子,我们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现在又在推进农民自建区建设,从2010年到现在,我们整体搬迁了7个自然村,全部统一安置到了湟里镇区。第三在分享政策红利中补口子。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更加重视三农工作,有许多优惠政策,有许多农业农村项目,我们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这个就弥补了农村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第四个就是在农村改革创新中寻路子。比如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我们分享到了改革的红利,又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又壮大了集体经济,第五个就是在干事创业中强班子,农村的事业是要有人去做的,那就是党员干部带领老百姓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干部带领他们去做,那么也只有在干事创业中才能充分体现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只有在干事创业中才能锤炼打造一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我们西墅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通过“五子登科”解决了发展问题。
“五子登科”解决了西墅村“田头”、“人头”、“村头”这三大农村问题。同时,西墅村借助农村土地改革三项试点这一契机,先行先试,为新《土地管理法》修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同时,也为本村的发展找寻突破口。通过自建区建设、土地精细化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一系列改革,西墅村环境面貌大改善,村民幸福指数大提升。
王:从来到西墅村就看到村容村貌就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三块地的改革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民生改善方面,又做了哪些规划和安排呢?
季:有了钱就好办事,我们的集体存款达到了4000万以上,我们搞很多民生事业的推进,尽量不吃老本,不能伤筋动骨,我们在前十年投资了2600多万元,完善了沟渠路电站等农田基本水利体系建设,现在我们田里基本上都是3.5米宽的硬化道路,老百姓可以穿着皮鞋到田里去的, 花了2600多万。同时我们从2010年到2020年之间,我们又投资了2500多万元,对所有的自然村进行了村庄环境的整治,完善了功能设施的配套,老百姓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提升,同时在2018年底到去年9月25日,我们也打造了常州市美丽乡村示范点,在打造的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文化铸魂、生态文明、治理创新这六个方面,在9月25日已经成功举办了开园揭牌仪式,同时我们美丽乡村示范点也被江苏省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和江苏省传统村落,同时也是常州市旅游重点村,当然我们后面还打算花三年时间全域打造西墅村美丽乡村建设,第二进一步推进农民自建区的建设,这个都在三年以内要完成的。
王:其实您做的这些工作都是乡村振兴的步步推进,作为人大代表,您觉得对于这一身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又有什么助力呢?
季:我担任了区人大代表15年,而且又是16届人大常委,人大常委也当了将近五年了,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这个身份,不仅仅是一种自豪,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当然这个身份也给了我一定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这样一种信心和力量。
王:人大代表是走在群众当中的,就像您说的,人大代表为人民。
季:我不能辜负人民对我的期待。
王: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过程中,结合您村书记这样的身份,提出过哪些建议,这些建议有没有得到落实呢?
季: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作为人大代表,我肯定是要尽心尽责来履职的,要积极建言献策,一方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建议,当然更多的是在会议期间和其他代表共同商量,共同讨论提出的意见建议,比如农村路网建设,我们曾经提过。而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一些政策文件出台以后,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当时我记得我也提过一个建议,我们农村的政策文件在出台以前,一定要建立和完善一种政策风险评估机制,当然还有在263省道还有就是环湖西路南延工程,这个工程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带动沿湖贫困村的发展,这些意见建议都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都是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所以我认为我们区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还是很好的,政府的工作还是有效率的,能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这个也不容易。
王:在今后的履职方面还有哪些需要继续努力的?您认为我区的人大代表工作哪些地方做的很突出、很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行改善的呢?
季:作为我个人来讲,在今后的履职过程中,我原来一直讲,人大代表要做好七种人,今后还要朝这方面来努力,这七种人是政府工作的谏言人,广大选民的代言人,基层民众的贴心人,政府和百姓的架桥人,桥梁和纽带作用嘛,还有是社会稳定的维护人,破解农村难题的解题人,当然还要做引领发展的带头人,这是我自己个人的努力方向。在区人大这块,总体上来说做的已经很好了,十五年来,区人大工作呈现了几个变化,就可以体现人大在这十五年中的变化,本身就体现了我们的人大工作是在不断进步的,不断提升的。
王:这十五年当中,你切身感受哪些变化是最完善的?或者说最合适的?
季:第一个是区委区政府,对人大工作越来越重视,比如每次提出的意见建议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而且回应快,落实快,质量高,本身就体现了人大作用的发挥,人大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强了。第二是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越来越高,我在会议期间一直是担任议案审查委员会的委员的,我发现他们提的这些意见建议针对性、专业性越来越强,他们的这些意见建议质量也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变化,第三个是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调研,专题调研越来越深入,他们都是带着问题带着课题,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去搞的,所以这个也是一个变化。现在我觉得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越来越贴近群众,贴近基层。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