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制度保障。2020年,武进创新节地增效模式,率先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和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开展了工业用地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大幅提升了用地审批效率和土地使用率,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江苏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两台大型挖机正在紧张作业,去年12月,小牛电动作为西太湖第一家获得“标准地”的企业,拍得土地后便立马开工,随后在今年1月8号收到了施工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等6份文件。小牛电动一期用地75亩,2019年底投产以来,已形成年产70万台电动车的生产能力,与一期相比,二期的建设周期可缩短至少三个月,工业用地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成为了企业的“及时雨”。 江苏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
周静:因为我们这个项目也比较着急,正好这个政策的推出,我们也是第一批领到证,这个政策正好帮助我们项目推进了很大一步,所以按照我们现在的工期还是有望达到原来的预期目标。 “标准地”是指在出让时设立一系列经济绩效指标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承诺制”是对项目前期建设审批手续一律实行承诺,企业可先开工,审批部门负责后续完善及监管评估。去年9月,武进出台了《关于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围绕“事前定标准、事中签合约、事后强监管”有序进行。12月1日,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正式出让三块“标准地”共计111.2亩,月底这三块土地分别由小牛电动、常州市宏泰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永旭晟机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拍得。目前,这三块工业项目“标准地”,均已开工建设并拿到审批文件。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进经发区经济所所长
杨文伟:优化营商环境,提速行政审批效率,使企业早投产,早落地,早见效,第二个我们也是为了土地的节约型使用,把有限的土地真正用到高质量的发展上面去。 未来,武进将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模式,持续完善改革工作流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