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新观察》武进:夯实基层党建 持续焕发村(社区)发展活力

时间:2020-11-23 17:11:52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是增强村(社区)发展活力的“主心骨”。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我区村(社区)发展动力不断凸显,明年一季度,又将迎来村(社区)“两委”的集中换届。今天的《新观察》,让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点,聚焦村(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取得的发展成效。
每周一三五的下午两点,武进国家高新区龚家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里,社区的老年合唱团团员们会准时排练。去年,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开辟了休闲娱乐场所,这里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武进国家高新区龚家社区居民 姚惠琴:一个礼拜来三四次,就像老年大学搬到我的家门口来了,我觉得很幸福。
龚家社区是一个土地全部被征的农村居民安置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户籍人口的30%,老龄化程度高。成立之初,龚家社区环境又脏又差,社区管理一时间无从下手。
武进国家高新区龚家社区原居委会主任 龚保兴:别的社区安置过来的,大多都是年纪大的老年人比较多,和子女都不住在一起,在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开始的时候总归有想法,感觉我们社区对他们的关心好像不够。社区党委集体商量之后怎么来,安置过来的老百姓让他认可我们。
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龚家社区发动党员志愿者,成立“心连心服务社”,打造“暖心110”党建品牌,把物业管理、走访慰问、居家养老等功能通过“暖心110”来实现。居民沈国范是龚家社区的外村拆迁安置户,刚来这里没有归属感,对社区也没有认同感。“心连心服务社”的几次贴心服务,让他对社区有了根本的改观。
武进国家高新区龚家社区居民 沈国范:家电有点小毛病,他们一打电话就来了,最近他们还给我修了一个微波炉,又不要我一分钱,这里的社区工作人员对我们是非常贴心的。
龚家社区靠着社区自治模式,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而武进国家高新区香溢澜桥社区和湖塘镇星河社区,则是通过打造红色物业,探索“党建+物管”模式,来解决基层社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湖塘镇星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夏伟的手机里,业主治理小组微信群每天都有更新,党员带头,将社区治理中存在的大小问题,通过随手拍、随时传,与社区和物业进行对接。楼道保洁、绿化带挡泥板缺失等问题,都通过微信群顺利解决。
湖塘镇星河社区党总支书记 夏伟:帮他们搭建了问题解决的平台,通过三方的联动,来解决小区里的问题,更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民主自治意识。
“红悦管家”,是武进国家高新区香溢澜桥社区的“红色物业”党建品牌,与社区的“社情民意气象站”进行联动,推行“党建引领、社团协同、居民参与”的小区治理服务模式,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协商议事, 提升了辖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武进国家高新区香溢澜桥社区党总支书记 贾建:我们社区就把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物业和我们的网格治理相结合,形成联动服务机制,把我们的联动服务机制覆盖到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社区通过打造党建品牌,创新社会治理。同样是基层党组织,乡村则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面貌发生了大改变,农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大提升。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冯宇:这五年,我们武进的城乡面貌的确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里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想就是得益于我们基层党组织的进一步的建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城乡社区进一步的加强。
礼嘉镇何墅村一直以来都是经济一般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满100万元,但却在五年时间里,先后完成了内做了体育健身公园建设、村级卫生室改造、天然气通气等多项民生实事。5年前,何墅村卫生室还是一座80平方米的危房,2016年,村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提升。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礼嘉镇何墅村村民 张安元:肯定方便的。有点小毛小病。能治疗就行了,不需要到大医院去的。
对于村民施亚平来说,今年,最让他满意的就是,家门口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进行了“白改黑”,变成了平坦美丽的村道。
礼嘉镇何墅村村民 施亚平:现在傍晚健身散步的人也特别多。前几天把路灯一装好,人还要比以前多。
礼嘉镇何墅村党总支书记 何文超:还有一条2公里左右的村路,我们争取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明年把它改造好。这样的话,我们全村主干道的白改黑工程就全部完成了。
何文超介绍,乡村振兴不能因为村级经济薄弱就停滞不前,村两委班子想尽办法,把各类财政资金导入到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用政策补贴为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
礼嘉镇何墅村党总支书记 何文超:先规划再做事,哪个项目有补贴多少?我们村里有多少钱,还剩余多少钱?一个钱当两个用的。
洛阳镇岑村村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村党委书记蒋健,是江苏省首批“百名示范”村书记、江苏省最美基层共产党员、敬业奉献“中国好人”。在他的带领下,岑村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村级收入从2007年的100多万元,增加到了如今的18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0.92万元增加到如今的4万多元。岑村村还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等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50多项。
洛阳镇岑村村党委副书记 蒋燕峰:村庄河道治理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像今年我们圻庄街浜,童家桥浜河道整治工程也将进入施工阶段,这样就给我们村民带来了优美的自然环境。
洛阳镇岑村村党委书记 蒋健:美丽乡村,这块已经覆盖了21个村民小组,还有5个村民小组,我们在这两年争取把它完成。未来五年,我们其实还是要脚踏实地地为岑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还要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为岑村的老百姓服务。
同样靠着工业强村发展起来的还有湟里镇西墅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西墅村借助“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与东方润安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流转了25亩土地,作为东方润安的蔬菜园。59岁的刘建粮,是西墅村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此前长期从事花木种植,土地流转后被优先聘用到蔬菜园工作,直接在家门口实现了“双收入”。每年不仅有每亩1500元的土地流转费,每月在蔬菜园打工还能挣到4800元。
湟里镇西墅村村民 刘建粮:拖拉机啊,种菜呀撒菜籽啊。年纪大了就在这里工作蛮好的,靠在村上又不远。
目前,蔬菜园可年产蔬菜40多个品种,让企业员工的“菜篮子”丰富了,村里农户的“钱袋子”也鼓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西墅村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工业反哺农业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湟里镇西墅村党总支书记 季文斌:五年前,我们人均的收入不到2万元,到2019年年底,我们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6万元,这是最显著的变化,同时我们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人居环境得到了普遍提升。
五年来,全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走在前、作表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明显,“红盟矩阵”、基层党组织建设品牌“五星联建创五优”、“两新”党建品牌“领航计划”齐头并进、百花齐放,亮闪闪的党建成绩单,成了村(社区)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即将开展的村(社区)“两委”换届,恰逢“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能否转化为美好现实和民生福祉,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具有基础性作用,广大党员群众也充满期待。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冯宇:这次的换届是党章修改之后,三年改五年,也是十三五,十四五交汇时候的一次换届。这次的换届我们会更加突出党的领导,也更加会注重选优配强,发扬基层民主,把基层的班子进一步选优配强。
村(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也是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都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也希望,通过村(社区)“两委”换届,基层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健全,群众自治活力进一步增强,村(社区)不断迸发发展活力,让百姓不断收获幸福感。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