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区一城”,聚力“双战双胜”。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抓生态,描绘城乡建设‘新画卷’”。区生态办以争创省级生态保护引领区为契机,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铺就“美丽常州”新底色。 龚巷河是中心城区的主要河道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今年,高新区北区完成6处沿线污水截流井建设,通过在井内安装闸门、水泵、液位计等设施,利用光纤网络实现物联。如若晴好天气有生活污水流入,就会被收集到特定区域,积累到一定水位后,动力设施启动可将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武进高新区北区城建科科长
杭兰:根据去年龚巷河清淤整治排查出来的雨水排口,合理进行整治,后期要加强管理,主要还是针对沿线排水户的管理。 污水截流赋能中心城区“水动力”,生态治理则为美丽乡村加持能量。在湟里镇,一批美丽乡村临水而建,依托小微水体整治,葛庄村与西鲁村将村内具有汇水、输水、排水、蓄水功能,水面面积100平方米以上,位于老百姓家前屋后且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河、小塘、小沟、小溪等公共水体整治完成,打通了村内河道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对村庄人居环境展开整治,垃圾分类、雨污分流等一系列措施上马,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让美丽乡村更有“底气”。 湟里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生态环保岗主管
孙俊杰:前期我们通过我们的试点,包括我们生态村的建设、生态村的打造,打造了一批亮点和试点,通过试点的建设,带动了全镇域内的村庄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 截至8月16日,我区PM2.5平均浓度为4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7%,优良天数达183天,优良率为79.9%,1—7月,13个考核断面,有10个达标,其中优Ⅲ断面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个,无劣Ⅴ类断面,企业河长和滆湖网围整治入选全省生态环境十大先进典型案例;雪堰镇城西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生态亮点不断彰显。 武进区生态办主任
武进生态环境局局长
周建江:我们武进,应该说从我们这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角度,区委区政府重视,然后部门板块有机的配合,加上我们群众的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高,企业环境治理的水平也越来越得到不断的提高。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之年,也是我区积极争创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之年,我区还将在推进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工业炉窑污染治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河湖“两违三乱”整治等方面继续发力,努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乡村生活更向往,为建设“美丽常州”铺就生态基底。 武进区生态办主任
武进生态环境局局长
周建江:我们武进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同时也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现在随着我们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升,我们要走出一条符合我们武进自己的高质量发展的这样一个新的苏南模式升级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