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是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现出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空巢独居老人多的发展趋势。2012年,武进开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已初步建成。今年起,我区将以开展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试点工作为契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专业服务有效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亮武进养老服务品牌。 日前,湖塘镇的周金娣老人家属给爱期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送去了锦旗,感谢中心的为老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及时帮助老人,避免了一场意外的发生。 爱期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吴娟珍:当时在里面她要坐下去,我看他的人就不行了,就一直扶着她,另一个工作人员就去找他儿子,我就一直扶着她直到救护车来。 周金娣今年93岁,平日里与子女分开居住,去年起,吴娟珍就开始负责上门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爱期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吴娟珍:就是抹抹桌子,帮老人洗澡、剪指甲、理发,脚趾手指都要帮他们看看,全都高兴的不得了。 周金娣儿子
周国平:一个月来三次,帮我们做很多事情,减轻了我们子女的负担。 2018年开始,我区向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购买服务,让其承接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湖塘镇爱期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我区最早引入的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集医、养、护、乐为一体。2019年6月,区民政局投入近100万元,为湖塘镇300多位90岁以上的老人购买了服务周期近1年的养老援助服务项目。 湖塘镇爱期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
王燕:我们这个月又开拓了5个社区,最主要是帮助老人家政服务,理发、助浴、剪指甲、量血压。 今年,我区正式试行《武进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为我区户籍及实际居住地均在武进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区共有90岁以上的老年人4000多名,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正邀请第三方对这部分老年人开展上门入户评估。 常州市武进区延龄养老评估中心业务一部主任
李臻:首先是身体的情况,然后是它的一个测试,包括它的一些社会参与度,与人交流的一些情况,然后总的加起来我们有个评分,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三个等级。 我区将居家养老服务分为援助对象和补助对象两类,援助对象为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生活不能自理的低保户、三属等特殊群体,以及年满70周岁的归国华侨、生活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和年满9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补助对象为80-89周岁的老人。根据评估等级,能力完好、轻度失能和中度失能的老人,可享受价值200元/人·月的服务,重度失能的老人,享受价值300元/人·月的服务,补助对象可以享受价值60元/人·月的服务。 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
陈志见:全区居家养老服务须遵循“政府引导、保障基本、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自愿选择、就近便利”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有经营资质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为特定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内容的上门服务。 社会养老机构的参与满足了更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养老服务行业也搭上互联网大数据这辆“快车”,变得更加智慧化。 武进国家高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位于新城域社区,于2019年2月正式投运,它也是我区建成的首家由社会力量运营的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中心每天的服务工单在50单左右。上午,为老服务员王彩英来到贺北新村一户家庭服务,她通过手机接单,再将服务时间及内容传回指挥中心。 为老服务员
王彩英:这家就是不需要我洗衣服,只需要我打扫卫生,我就帮他们家里搞卫生就好了。 2019年,区民政局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在高新区北区试点建立了“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上门服务。 常州皓月朝阳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三洪:我们看到这里有个屏幕,我们让家政阿姨看到手机的工单以后,到指定的老人家里做指定的服务项目。 刘三洪介绍,大屏上红色表示已经派单,黄色表示正在服务,绿色表示服务结束,后台可以凭借实时数据掌握服务的整个进程。目前,该平台已覆盖高新区北区10个社区及南夏墅街道,80岁以上老人及重度残疾人群都可向社区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享受每月60-200元不等的援助补贴,由指挥中心给家政人员派单,开展每月2-4次的助洁、助医等服务,共计8大类19小项。 为了让智慧养老更高效,今年,我区还进一步提高了居家养老信息化管理水平。7月17日,牛塘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揭牌,这也是全区第四家由社会力量运营的镇级居家养老中心。中心内硬件设施都已配备到位,将为牛塘镇1000多位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卢家巷村、社区党务负责人
谢茹芳:在我们中心会提供心理咨询、棋牌爱心助餐,还有一些日间照料,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助浴功能。 卢家巷社区居民
卢惠萍:住在家里送服务上门,这个形式蛮好的,在家里我需要什么服务,你就来帮我送什么服务。 牛塘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实时数据将上传至武进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设立在武进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内,可针对全区老龄化特征,依托“互联网+云端技术”、“中心+平台”、“监管+运营”、“资源+共享”的新模式,以区级养老服务中心为基本载体、镇级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站点服务网络为依托的三级联动平台,形成养老基本数据、养老服务监管数据、养老资金保障数据、养老融合健康数据等养老服务大数据。 武进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中心线下运营经理
赵诗颖:您看到的是一个信息的显示,包括武进区居家服务老人的信息量、服务人次包括政府购买的数量,包括一个年龄段的比例,包括服务已经完成了工单服务结束或者已经做了什么都会全部的显示。 据悉,我区将在前黄镇、礼嘉镇等9个乡镇设立9个镇级养老服务中心以及2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涉及服务对象23000余人次,这些中心(站点)数据都将上传至武进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 武进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中心线下运营经理
赵诗颖:它是展现了9个矩阵的所有的数据,包括其他服务公司的,这里就是一个大的一个汇总,牛塘它是可以看到它整个镇上的,我们是看到的所有武进区整个数据这个概念。 截至今年6月,我区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9.55万人,占总人口的25.55%,80周岁及以上2.4万人,占总人口的3.1%。养老问题特别是居家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经过多年建设,武进已初步建成区级、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2019年我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试点地区,为我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
陈志见:下一步,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将依托新建成的区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由区到镇(街道)的互联互通,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老年人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的有效融合。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好不好、满不满意,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民政局将不断探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让广大老年人的晚年变成一曲“最美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