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热闹喜庆的农历春节仿佛停顿下来。疫情之下,本应于春节后开学的春季学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开学可延期,学生成长不能延期,区教育部门紧急行动,打响了一场“停课不停学”的攻坚战,第一次大规模地将课堂搬到了线上。那么,师生们适应吗?体验感如何?家长又有什么想法?来看今天的《新观察》。 疫情之下,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上受到限制,对此,我区各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资源和平台,让老师变身“主播”,为学生直播授课,让超长假期更加充实。 在清英外国语学校,记者见到了正在准备直播的詹莉萍,詹莉萍主要给低年级学生上绘本课,题目为《大猩猩和小星星》。直播中,她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讲故事,并适当提问增加互动。 清英外国语学校教师发展部主任
詹莉萍:今年因为疫情的情况,直播课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比平时更加丰富多样。 网课,对于一年级教师詹莉萍而言并不陌生。清英外国语学校是常武地区开设网课最早的一批学校,詹莉萍也是最早一批上网课的老师之一。在沪江网CCTALK平台,她凭借自己的毛毛虫绘本课程成为该平台的“网红主播”,孩子们都爱喊她“毛毛虫老师”。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淡定自如,4年直播经验的沉淀让现在的詹莉萍游刃有余。 清英外国语学校教师发展部主任
詹莉萍:为了直播效果更加好,我们老师前期会做很多准备工作。有时候点击量高点的时候,会有1000甚至2000多的孩子同时在听你的课,有清英的孩子更有游客,外面学校的学生。 同一时间,该校教师林骏科也开始了直播课程。林骏科作为清英外国语学校中草药课程导师线上授课,让学生从微观层面了解相关病理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中草药,大家也都收获颇丰。 清英外国语学校学生
俞柯城: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说养生,泡枸杞是生活中的热点,但俗话说药有三分毒,药不能乱吃,养生也要有讲究,寒假在家我也会学习更多中草药知识。 目前,清英外国语学校每周会通过线上教学,开设一堂中草药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中草药,学会辨析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通过课上主动探究、集体讨论,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清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壮亚芬:原来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也采用线上线下这样的教学。发生疫情以后,我们也是积极的响应,进行线上的教学,停课不停学。 绘本阅读、中草药辨析……清英外国语学校通过丰富的线上课程,让学生们宅家也能收获有趣的知识。其他学校也不甘落后,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驾起“空中课堂”,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服务体系。 走进前黄实验学校直播教室,教师张强正在给七年级学生上线上生命教育班会课,讲述抗疫期间的感人故事。当张老师在线上征集“我为疫情出份力”爱心活动的好点子时,学生和家长群策群力,共同献计。 前黄实验学校副校长
疏大四:今年这次活动正好碰到了全国疫情的阻击战,所以生命教育就更显得有必要。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包括一起学习抗疫故事,编撰一些抗疫作品,还有加强健康教育,还有学生家长捐赠物资这样一些活动。 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学校还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最大程度向家长辐射学习资源,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努力为全社会战“疫”做出教育人的贡献。 前黄实验学校副校长
疏大四:我们想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学生更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而来弘扬社会的美德正能量,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命的价值,来理解生命的担当。 各中小学积极推动网络复课,高中阶段学校更不能放松教学,在这个超长假期中,各校也面向学生开设了网课,让学生在家安心上课。来到省武高,高三英语老师张中华正在教室里专注地辅导,屏幕另一端,高三年级学生正在线学习。 省武高高三语文老师
华晓燕:学校的话不受影响,基本上我们的时间就跟学校的作息时间是一样的。家长早上很准时很习惯的会在群里打卡,学生也会问好,家长会把学生学习的图片发在群里面。 省武高自行设计了高三班疫情期间的线上课程表,每天安排语文、数学、英语、选修课程9名老师进行网上辅导。 省武高高三(8)班班主任
夭勤:学校的安排是非常紧凑的,白天有网课,晚上有作业,一周还有线下限时练习,所以每一个环节都是做了很充足的准备。 省武高教务处副主任
苏峰:利用假期帮助同学们弯道超越,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网络直播教学平台基础上,我们制定详细的计划,有年级组的计划,包括整体给学生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毫无疑问,“停课不停学”成为教育系统应对疫情的一场“大考”。各级各类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卫生和健康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特殊时期有了一份平时难以得到的收获。不过,学生们适应吗?家长有什么想法? 2月10日以来,每天早上7点,读小学五年级的许芸嘉就会准时起床,晨练过后8点,开启半天的网课学习。网课内容都是老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老师也会在每节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后上传到相关平台。虽然网课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不能开学的弊端,但作为班级优等生的许芸嘉还是希望能在学校上课。 武进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
许芸嘉:我喜欢在学校里上课,因为可以跟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跟同学们面对面的互动,而且课堂也更加的生动,在学校里是跟同学们一起学习不是一个人。 许芸嘉的弟弟许凇豪,是一名三年级学生。假期中,他跟姐姐一样也需要每天起床上网课。许凇豪告诉记者,网课能随时回放,不懂的也能通过QQ问老师,不过他也是每天盼着疫情结束,早点回到学校上课。 武进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
许凇豪:因为如果在学校里上课的话比较充实,而且如果在家里用电子产品上课的话,也会伤到眼睛。 采访中,家长也普遍认为,信息时代孩子应该接受网络授课,哪怕在家也要进步。但网课时间一长孩子就“坐不住”,小动作几乎贯穿整个听课过程,时不时吃点东西更是常态,家长也希望孩子能早点回归课堂,好好上课。 家长
宋凌龄:总的来说还是学校里的课堂效果会更加好一点,可以跟同学们一起相互有个比较,能够把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时发现,能够跟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状况。所以对家长来说,还是希望小孩能够尽早的进入学校进入教室进入课堂,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编后】 疫情终将过去,目前我区高三高二、初三初二学生已重返校园。但这次史无前例的“停课不停学”,也给教育留下了新一轮变革的基因,“停课不停学”不仅让家长和学生亲身体验用互联网学到最好的课程,让学校教师有机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通过互联网把优质的教育送到每个孩子身边,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