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第一线 上阵“父女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数党员、群众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南夏墅街道三河村,就有这么一对“父女档”为村民所称道。 上午8点半,三河村的“父女档”巡察组便开始了日常巡查,父亲黄小维手持大喇叭,提醒着村民重视疫情,女儿黄梓璐则一一指导大家正确佩戴口罩。黄小维是村民组长,平时做事认真负责,疫情发生后,“一肩挑”的黄小维就忙碌在战“疫”一线,一天都没有歇过,眼看着父亲工作量越来越大,黄梓璐也主动加入了巡查组,坚持每日早起,和父亲一起到片区的各个自然村巡查。 南夏墅街道三河村志愿者
黄梓璐:我们学校专门开设了防疫知识课程,教授相关知识,我把防疫知识学习之后,再传授给村民们,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除了黄小维和黄梓璐这对父女档,在三河村还有很多对父子、夫妻等一起申请做志愿者,他们甘当疫情防控的最美“逆行者”,为群众生命安全构筑起坚固防线,这一对对“最佳拍档”也成了三河村的一道风景线。
95后小伙主动请缨 参战一线疫情防控
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涌现出了不少勇于担当的年轻人。在湟里镇,就有一位95后小伙,主动请战一线,成为了全镇最年轻的民间志愿者。 下午两点,在湟里镇金水路安置小区,储尧拿上表格开始了每日走访登记的工作。该小区共有100多户住户,地处镇中心。虽然当前疫情有所缓和,但储尧每天还是会认真地将这项工作做细做好,负责的工作态度,令一同站岗值班的民警也不禁为他点赞。 湟里派出所民警
高忠平:从疫情开始,他就一直在这,就他一个人,平时对工作认真负责。 1997年出生的储尧,去年从江苏大学毕业。过年期间,本来计划在家等考研成绩。疫情突然来袭,他主动向自家小区物业报名,经过协调分配,2月11日,他正式成为了金水路安置小区的常驻志愿者。防控初期,从早八点到晚八点,他都准时上岗、延时下岗,牢牢坚守在一线。 湟里镇民间志愿者
储尧:以前在家看看电视,玩玩电脑,看书之类的都会做,我觉得在这份工作中我们90后甚至95后,也可以体现出一种为国家、为人民的担当。
顺丰小哥“逆行”驰援武汉 于平凡中彰显大爱
疫情来临时正值春节期间,各大快递已停止发运,为了保证前方医疗物资得到及时供应,顺丰横山桥分拨中心两名小哥别样“逆行”,奔赴武汉前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物资运输工作,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物资供应。 下午两点,记者在顺丰速运横山桥分拨中心看到,“逆行者”徐晓虎正在对运输车辆进行保养。1月25号凌晨,顺丰在全国召集前往武汉支援的快递小哥,徐晓虎毫不犹豫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在武汉的一个月,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武汉及周边城市来回运送物资,29个人、17辆车必须24小时随时待命,虽然工作强度非常大,但是徐晓虎从不说累,心态乐观的他面对疫情毫不恐慌,只怕车子出些什么问题。 顺丰速运横山桥分拨中心快递员
徐晓虎:压力就是主要来源于车,车的工作量比我们人大,我们是人停车不停,驾驶员跑在外面的话,最害怕的就是车坏在外面,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再加上现在疫情,车坏在外面就比较麻烦。 庄华城是顺丰速运横山桥分拨中心的一名车辆管理员,看到徐晓虎报名后他也随即加入了这个队伍。作为公司管理人员,庄华城心想,不能让自己的员工一人奔赴前线,他也要担起重任,把员工平安地带回来。再加上庄华城在2003年非典时期,就曾开军用救护车参与救治工作,累积了不少特殊时期的驾驶经验,于是,二人在大年初一那天,就载着满满一车口罩,跑了六百多公里的路程,奔赴武汉。 顺丰速运横山桥分拨中心车辆管理员
庄华城:这种情况下更辛苦的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都在一线,我们作为二线人员运送物资,对于我们来说这点苦不算什么。 小哥们在前方冲锋陷阵,后方自然也有人倾力支援,分拨中心每天为他们提供至少两个口罩,以及车辆、人员的消毒液,同时安抚好其家人的情绪,全力给足保障,让他们能够毫无顾虑地在前线奋战。 顺丰速运横山桥分拨中心负责人
水良海:我们在武汉那边,已经给他们提前安排了酒店,提供必要的一些生活用品,然后每天我们也专门安排打电话给他们心理疏导,家人这一块我们这边安排了车管经理定期给他们做回访,特别是他们的小区和他们的父母。 随着各地物流的逐步恢复,二人在2月25号晚上9点多结束任务回到横山桥,随即又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目前二人均已结束隔离期回归正常生活与工作。
疫情期间,总有一些平凡而又特殊的群体,默默奉献,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瞬间。他们是坚守一线运输防疫物资的快递员,是风雨兼程忙于送餐的外卖小哥,更是奋不顾身直面病毒的医务人员,各行各业都在为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和能量,彰显“逆行者”的大爱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