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人间有味是清欢”,春节来了,“年味儿”重了,湟里老街上也飘出了阵阵的牛肉香味。作为市级非遗,湟里牛肉用时间酝酿着一口常州老味道,成了不少市民家中“年夜饭”上的常客。
这几天,湟里老街冯氏牛肉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段,每天凌晨,几位师傅就在作坊里忙开了。63岁的冯汉民是冯氏牛肉的老板,40年前得到父亲的真传,接手了这家店。他告诉记者,湟里牛肉选取的是来自云南、贵州、缅甸、越南等地油脂少、有嚼劲的水牛,屠宰分割后,先进行3到5天的腌制,再用冷水浸泡去除血水,开始第一遍烧煮,3小时后将牛肉捞出放凉,然后加入祖传秘制配方进行小火熬煮,一小时后便可出锅。湟里牛肉之所以风味不同,部分原因就来源于制作时的耐心。 湟里镇冯氏牛肉负责人
冯汉民 那时候我父亲烧法是用的是白糖,现在用的是冰糖,冰糖的话说法是两样的。冰糖烧出来的牛肉呢,口感要更好一点。主要是第1道工序和第2道工序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外面是做不到这点的。一道道工序必须到位,一个工序不到位就不行。 后厨忙得不可开交,店里也毫不逊色,冯氏家族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有的忙着折叠礼盒,有的忙着称重牛肉,有的忙着收银。几十年的传承与坚守,让冯氏牛肉成了不少食客每年春节的必备品。74岁的吴阿婆是店里的“熟客”,一大早便骑着小三轮前来购置牛肉。 顾客
吴雅芳 每年都来买的。每年买几十斤。厂里需要送人。今年买了五十几斤。好吃的,买了十几年了。 去年9月份起,冯汉民便大量收购牛肉,4个冷库储备了近30吨。元旦刚过,全家人就进入了“连轴转”时间,基本上当天烧制当天卖光,部分产品还销往了省外。 湟里镇冯氏牛肉负责人
冯汉民 一天少的话1000多斤,忙的话两千多斤。最忙的时候3000斤左右。要到大小年夜才歇业。店里的话,从早上四点多钟就开始营业,一直要忙到下午的七点。买的人涉及中国各个省份的人。快递的话,顺丰什么都寄的,一天要寄300多斤。 一口锅,一块牌匾,到一个商标,连锁式经营,从白切牛肉,到手撕牛肉,时间的流逝沉淀了湟里牛肉的风味,也沉淀出了常州人心中一味难以割舍的浓浓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