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新观察》河为经纬织蓝图 绿城水韵入画来

时间:2017-11-18 19:41:15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主席在今年新年贺词中的铿锵话语犹在耳边。这是情系民心的庄严承诺,也是维护河流健康的号令动员。 战鼓催人,从中央到地方,高位推动、快速反应,出方案、定目标、建制度,一张张路线图、时间表密集出炉。为了响应号召,武进这座充满活力的花都水城,也以全面推进河长制为抓手,吹响了治水集结号。
920名河长走马上任 武进河湖全覆盖
武进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共有河道853条,长度1657.84公里。滆湖水面积117平方公里,环湖岸线43.1公里;太湖水面积40平方公里,环湖岸线6.1公里。
今年伊始,武进便着手推进河长制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4月份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区级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在全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武进区河长制配套制度》、《武进区骨干河道河长任务职责》等文件方案,组织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大会,签订区、镇两级河长工作责任状,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布置。同时,构建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全区855条河湖,920名河长全部明确并予以公示,河长公示牌全面树立,做到河长责任体系全覆盖;组建区、镇两级19个河长制办公室,人员、场所全部配置到位并实体化运行。
按照区级河长每月一巡、镇级河长半月一巡、村级河长每周一巡的频次, 5月中旬起,区级河长带头巡查骨干河道和湖泊,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进一步动员部署沿线各乡镇、板块河长制有关工作。
副市长、武进区委书记 史志军:河长制不能挂在墙上,各级河长都要对分管内的工作履职到位,要通过河长制,使我们生态文明各项管理工作都落实到位。
7月起,镇、村两级河长开始全面巡河。在开展巡河工作的同时,建立巡河月报制度,截至9月底,全区累计开展巡河8485次,查找并通过区、镇两级河长办交办各类涉河问题1914个,已整改1697个,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计划217个。
湟里镇党委书记、总河长 武为锋:河长制的开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个过程中间,我们坚持做到每时每刻都在监控它的变化,对整个巡查的过程中间,每一件事跟每一个发生的都能记录在案,同时我们做到督查不等待,整改必须要有质量跟时间的保证。
编制“一河一策” 画好治水“路线图”
“河长制”不但要管河,更要治河。今年以来,我区以编制“一河一策”为关键,以全面综合施策为重点,以动员群众参与为主旨,全力打响“治水”攻坚战,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足迹。
9月底开工的长沟河清淤工程,引入了环保清淤及淤泥脱水固化处置技术,让河水恢复清澈的同时,也让淤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稳定化和绿色化。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挖泥船只需轻搅河道底泥,泥浆便能通过预排的管道绞吸至后台处理系统。经过初级的垃圾分离、浓缩沉淀、高效带式压滤脱水等环节后,原来含水率90%的稀泥浆变成了含水率低于40%的淤泥,而在排水口,经过净化处理的尾水汩汩流出。
记者 施文雅:在我手上两瓶水是工作人员分别从进水口和出水口取的两瓶水,我们可以看到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在我右手边的这瓶水是从进水口取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杂质还是非常的多,而且水体是呈黑色的,而我左手边的这瓶是出水口的水,也就是说,要直接要返回到河里的,我们可以看到水已经变成了非常的清澈。
长沟河是城区内部主要河道,由于土地、环境等因素制约,无法采取传统的清淤方式。通过大量考察之后,我区引入环保清淤及淤泥脱水固化处置技术,一方面可以将工期缩短至少三分之一,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脱水之后的淤泥也能达到安全填埋的标准,并满足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实现淤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稳定化、绿色化”的五化处理目标。  
长沟河清淤工程项目经理 杨小波:传统的清淤方式会占用大量的土地,然后它堆存的泥浆也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个很恶劣的影响,现在这种环保节约的方式,首先降低了它的含水率,让泥浆达到一个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同时不占用大量的土地,对环境也减少了污染。
除了长沟河,位于牛塘镇的漕溪浜也通过完善的污水收集体系建设,系统的生物治理,实现了从臭水塘到清水河的转变。
牛塘镇青云村居民:现在的水,比原先好多了,清了,也不臭了。
按照省河长办下发的《江苏省“一河一策”编制指南》,结合生态文明创建和“263”工作要点,我区编制了区、镇、村三级河道“一河一策”大纲,梳理基础情况、排查主要问题、明确治理目标、列明整治举措,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8月18日,全区“一河一策”编制专题部署工作会议召开,明确编制主体和时间节点要求,全区镇、村级河道方案编制共831条,已经完成全部初稿和审定程序,24条区级河道“一河一策”初稿编制计划于11月底完成。科学治水的实绩正在逐步显现。
全省首创“企业河长” “政府治水”变“全民治水”
全面治水不仅是政府治,更应该是全民治,各级河长攥紧一个拳,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才能再现那一抹碧水如蓝的美丽乡愁。不久前,武进河长制工作再出新招,湖塘镇在省内率先推出“企业河长”,24位“企业河长”走马上任,开创了“全民治水”新局面。
一大早,常州永新华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新就来到企业附近的塘门浜巡河,自从当上“企业河长”,张华新隔三差五总要到河边转上一圈,他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湖塘镇刚刚对塘门浜进行了一轮清淤,虽然水质有了明显改观,但每次来巡河,河面的漂浮物依旧不减,很是刺眼。
常州永新华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华新:这条河就在我家门口,还是有感情的,所以我也愿意出这一份力,前两次我看了以后,感觉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我准备请一个人专门定期的打捞河面的白色垃圾,定期的巡护。
今年9月,湖塘镇商会24家会长、副会长单位负责人主动担任了湖塘镇内16条河道的“企业河长”,共同担负起水环境治理的责任。“企业河长”的诞生,强化了企业的自我觉悟和自我治理意识,他们带头做好治污工作,通过整合资源、技术改造,走绿色发展之路。除了自身践行河长职责,还将治水理念植入每个员工心中。
常州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国忠:我认为管好一条河问题不大,我真正的目的,比如说国茂一共有三千多员工,我要三千多员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三千多个家庭,甚至这三千多个家庭能延伸到周边的亲戚朋友。
未来,“企业河长”将逐步扩展到200多家商会会员单位,力争恢复水清河畅的美好画面。而目前取得的成就,既赢得了百信的口碑,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0月31日,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来武进观摩,副省长蓝绍敏对武进企业河长出钱、出力、出样、出策的模式赞不绝口。
副省长 蓝绍敏:你们搞企业河长制,最大的体现就是社会治理的概念,通过企业,把企业主、把职工方方面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来关心我们的水治理。所以你们要再好好总结经验。
写好治水文章,共享治水红利。方略已定,才能更好凝聚治水合力;机遇空前,定能更大激发奋斗力量。武进正以水为墨,挥毫写下全面治水的恢弘篇章;以管为题,勾勒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
一串串光辉足迹 记录了武进治水的辛勤努力和艰辛汗水,但河湖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下一阶段,武进仍将保持工作强度,全力推进“一河一策”行动计划和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让生态保护引领区渐行渐近。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