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开全国先河
过去的五年,武进有幸成为开展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33个试点地区之一,去年,我区根据国土资源部部署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三项试点,以打造江苏特点、常州经验、武进模式的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样本为目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大突破。系列报道《砥砺奋进这五年》今天播出第五篇《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6月2日,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个以中央改革试点允许的出让方式取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雷利公司在股改时,通过协议出让、就地入市的方式,以成交总额1005.52万元,取得13393.5平方米、50年集体工业建设用地使用权。遥观镇入市试点地块,入市前亩均产值不足10万元,出让后升至1000万元,增长100余倍。
【同期声】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苏建国:应该说这个意义比较重大,有两个方面,能加快和满足上市的进程,第二个更主要的我们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次的募投项目抓住了市场的机遇,我们也不想失去这个机遇。
2月24日,武进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正式开通。开通后的三个月,我区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一、二级市场入市1007.1亩,交易总额3.69亿元。这对全区近11万亩存量工业用途集体建设用地来说,存在着巨大的红利潜力。湟里镇的常州市武进长虹结晶器有限公司,在准备进军资本市场的过程中,看到了雷利的成功上市,看到了改革试点给企业带来的希望。
【现场】记者 史莲寅:长虹结晶器拿下这块集体土地来进军资本市场,享有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这不仅仅是我区改革试点的一项点上突破,同时也是试点工作全面转向面上广泛试点,成效提档升级,探索不断深化的纵深阶段。
【同期声】湟里镇西墅村 党总支书记 季文斌:这对我们村里来说,也是壮大了集体经济,而且老百姓可以增加他们的收益分配,而且我们可以把这部分钱用来搞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改革的进程中,武进建立“两确保、一增强”为核心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确保政府通过收益调节金与税收收入保持基本一致,确保农民入市中取得的直接性补偿收益与土地征收保持基本一致,增值收益主要留给镇、村集体以增强集体经济。镇集体通过生态补偿方式统筹各村发展,由村集体通过股份分红实现可持续的二次分配。今年入市试点以来,全区集体土地入市增值收益2.57亿元,惠及农民42.5万余人。
多类型打造改革样本 实现“弯道超车”
武进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2015年2月,武进区成为全国33个试点地区之一,是我省唯一试点,具体承担农村宅基地试点任务。改革试点以来,武进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四条底线,通过改革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现场】记者 史莲寅:作为全省唯一的中央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武进围绕“权能、市场、利益、修法”四个关键点,充分发挥自上而下的改革动力,激发镇村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用改革破解实际问题,用实践检验试点成效。
湟里镇西墅村是全区最早开始进行改革试点的示范村,改革之初,就根据自身实际,开展村庄规划与改革试点同步推进。
【同期声】湟里镇中心国土资源所 所长 杨文伟:土地征收我们主要采取预征收制度,一方面缩小征地的范围,第二个,实行预征地制度,把群众提前纳入社保体系。
【同期声】湟里镇西墅村 党总支书记 季文斌:比如村庄中在这次改革中突出了规划的引领作用,我们通过控制发展村、特色保留村、整体搬迁村,通过集居点的建设,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试点以来,全区共受理民房审批269宗,用地面积3.18万平方米。发放农房抵押贷款3706万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1.87亿元。我区改革试点工作从2015年首批确定3个模拟推演村、3个试点村和1个试点镇推进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到2016年以改革示范村创建为抓手,通过自下而上申请,在全区11个镇、3个开发区遴选23个创建村,推动嘉泽镇南庄村、横林镇双蓉村农民自建区建设;再到2017年礼嘉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西湖街道多元化保障等全方位、多类型打造改革样本。通过近期的改革试点,我区打造了一批特色样本,实现了改革试点的“弯道超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