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工人每天忍着恶臭连续清淤6小时
在这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仍有一群人他们每天穿着非常厚重的连体裤,在户外淤泥中艰辛的工作着,也有一群人他们穿着棉衣棉裤穿梭于冰火世界,今天的《冰与火之歌》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他们共同的辛劳。
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牛塘镇的漕溪浜时,清淤工人杨长林已经顶着烈日在散发着阵阵恶臭的河道里工作了将近4个小时,再有两个小时他才能跟工友换班。只见他拿着高压水枪在河道内缓慢前进,一点点将河底和河岸上的淤泥冲刷到河道里稀释,很是辛苦。杨长林告诉记者,漕溪浜不同于以往清淤的河道,不仅垃圾多,而且淤泥深,一般情况下,淤泥深度都超过了1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2米,一个不小心陷进去,动都不能动,再加上,河道内臭气熏天,时间长了,很容易就头晕、恶心。
清淤工人 杨长林:这个河主要有味道,不知道是什么味,很难闻,有的时候吃不消在温度高的情况下,要是温度低,人好受一点。
眼前的杨长林皮肤黝黑,脸上挂着汗珠,身穿厚厚的皮质连体裤和厚雨鞋,上面有很多斑斑点点的淤泥块。他告诉记者,自己干清淤这项工作已经快20年,但即便干了这么长时间,还是无法习惯夏季干活时的痛苦,闷热、恶臭、再加上蚊虫的叮咬,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的意志。
清淤工人 杨长林:我们干到六点的时候,在下面整个都是蚊子,不好搞。我们干到晚上六点半就不干了,吃不消。我就随便拉开给你看看,它这布都能叮进去,蚊子厉害得很。你看这红点,这背后还更多。
牛塘镇 居民:早上很早就来,来了就来是做了,饭吃了一下,休息一下就来了,工作的时间多,确实很辛苦。我们现在看到了现状,就了解了。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黑臭河道整治工作,仅牛塘镇今年就要完成庄桥浜、跃进河、漕溪浜等5条河道的治理工作。当前,还有很多向杨长林这样不惧高温、坚守岗位的一线清淤工人,正在为武进的治水工作奉献着点滴的力量。
一门之隔温差近60度:冷库装卸工夏日穿冬装
陈柳敏:现在是上午的九点钟,我们的体感温度可能已经达到了近四十度,所以大家出门的时候都会轻装上阵。但是在我身边的这位查师傅却穿起了冬天的棉衣棉裤,我们来问一下这是为什么。查师傅,为什么你今天要穿这么多这么厚的衣服呢?
凌家塘冷库装卸工 查卫安:马上要进库里面拿货嘛,出货的。所以必须要配备齐全,保护自己的身体。
查卫安是凌家塘冷库的一名装卸工,负责二楼的两个冷库。进库前,需要全副武装,一条发热护腰也是必备之物。他说,冷库的这道门就像两个世界的分界线,门内是零下二十度,门外则近40度,温度相差近60度。为了尽可能减少在冷库里工作的时间,查卫安已经对每一种货物的存放点非常熟悉了,进去后就不用再花时间来回找了,可以迅速地直接提货尽快出冷库。
凌家塘冷库装卸工 查卫安:一天进库大概一百多次,近两百次,最长的时候要(在里面)二十多分钟,将近30分钟。
凌家塘市场冷库容量有3万多吨,主要为市场经营户提供肉类、水果、副食、海鲜等的低温、保鲜储存。在冷库工作的八名装卸工,他们在挑战烈日炙烤的同时,还要承受寒冬一般的煎熬,在“冰与火”的世界里保障食品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