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和先决条件。经开区成立以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开发区整体承载能力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让经济发展的“血脉”畅通无阻。来看播出系列报道《新美经开区》第三篇。
【现场】记者 黄雅婷:我现在是在梅港河北闸站的施工现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工期已经进入尾声,泵机、清污机等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今年汛期北闸站将发挥效益。
梅港河北闸站项目总投资3300多万元,新建泵站设计排水流量为每秒10立方米,节制闸净宽10米,河道收治整治1.51千米,其中现状驳岸加固413米,格宾网护坡2163米。工程水下部分5月底完成验收。
梅港河北闸站项目负责人 承龙:原先是外河,完工后是内河,通过梅港河北闸站发挥功能以后,整个河道往外排水,变成内河,保证梅港河整个区域的百姓不淹水。
过去,戚墅堰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每到汛期就会出现内涝。经开区成立以来,运河“四改三”丁塘港综合整治、机场河水利枢纽等一批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加快了水系沟通建设,力争年底形成防洪包围圈。
经开区农村工作局 副局长 皮奇志:2015年-2017年,这两年经开区对水利投入这块非常巨大,现在总共投入了近二十五六亿元,应该说到2017年经开区的七大防洪包围圈也在逐步全面形成,这也是我们水系规划的重点之一。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快速通畅的路网体系支撑。去年,经开区完成11条道路提档升级,共计20公里。今年,路网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总投资7亿元的漕上路将解决三镇三街道间的联系不畅问题,并作为沪宁区域创新走廊的组成部分,使经开区与常州、无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常州信达项目 管理部经理 常伟: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利于经开区东大门的交通,给其他道路起缓解作用,提高我们的运输效率。从大明路到无锡可缩短为20分钟,原来预计要一个小时左右。
年内,经开区将实施新园东路、山水路等21个项目,共计31公里。续建大明路、潞横路等7个项目,共计25公里。计划完成11条道路的提档升级,共计16公里。既畅通路网更打通立体交通网,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上半年有望开工。
两年来,经开区水利建设不断加强,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同时,经开区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东部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明天的武进新闻,请继续关注系列报道第四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