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是常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近日,“非遗小传人”梳篦公益体验课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课,让孩子们近距离认识梳篦,体验梳篦制作的全过程。
活动现场,常州梳篦第九代传人邢粮为来自锦绣小学的非遗小传人授课。邢粮以“传承千年的常州梳篦”为主题,将常州梳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艺术价值娓娓道来。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民族技艺,用料讲究、工艺复杂,一把木梳需经过28道工序。在邢粮的指点下,孩子们亲手体验木梳制作的抛光、划样、打磨等八道重要工序,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手工艺品的魅力。
学生 王毅(我觉得梳篦做的很精美,也是很难做的。)
常州梳篦第九代传人 邢粮(自己动手做了和最后自己绘出来一把梳子。不管带回去还是送给谁,意义都是非常大的。推广非遗项目活动都有很大的意义。)
此次“非遗小传人”梳篦公益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