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区部署农村集体“三资三化”提升工作,要求不断创新思路,广泛凝聚力量,推动全区农村“三资”管理迈上新台阶。区领导叶明华、徐萍、薛红霞出席会议。
自2011年起,我区全面开展村组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积极排除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2014年,我区又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农村产权交易所,并实现了乡镇全覆盖,目前已累计成交项目549宗,成交金额2.24亿元。我区在全省较早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目前已累计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237家,界定股东62.6万人,量化经营性资产50.4亿元。截至2016年,全区村组集体资产总额为125.5亿元,净资产为89.7亿元,资产上亿的村、社区有15个;50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47个;10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187个。
区委副书记叶明华指出,虽然我区农村集体“三资三化”有基础、有成效、有经验,但还必须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补短板、堵漏洞、除盲点。“制度化”要健全管用、“信息化”要一体联动、“公开化”要追求实效。要立足全面“查”、针对问题“改”、瞄准长远“建”,到2018年,建成集惠农资金、扶贫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三资”综合管理平台。
新闻链接:农村集体“三资三化”
“三资”是指资金、资产、资源,“三化”指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近年来,我区农村集体资产规模日渐扩大,农村资源开发和流转逐步加速,各项惠农资金总量不断增长。
农村“三资”管理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遏制腐败行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
年内,我区要基本建成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三资”管理格局,“三资”监管平台与“村居廉线”、“网上村委会”、“网上城乡社区”实现互联共享,为下一阶段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三资”监管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