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区召开特色强镇建设工作会议,副市长、区委书记史志军要求,紧扣“三强一高”评价标准,推进好特色强镇建设。区长戴士福主持会议,区领导顾伟国、叶明华、陆秋明、蒋红英、是峰、薛红霞、徐治国、杜强出席会议。
我区特色强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分四大类18项指标,简称“三强一高”。
经济强 共6项指标,主要从政府财力强不强、企业实力强不强、集体经济强不强、农民群众富不富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
2.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重点企业新增数(共41家)
3.入库税收千万元以上企业数(共84家)
4.行政村集体年收入(各村均达180万元以上)
5.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6万元以上)
6.建档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
承载力强
7.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规模(100亿元以上)
8.园区功能提升综合得分(80分以上)
9.精致集镇打造综合得分(90分以上)
10.美丽乡村建设综合得分(90分以上)
11.镇村长效管理综合得分(90分以上)
竞争力强
12.企业股改及上市挂牌企业数(共75家,各镇具体目标值由金融办确定)
13.行业“隐形冠军”等企业数(共100家)
14.黑臭河道整治率(100%)
15.人才引育综合得分(80分)
16.特色文化镇创建综合得分(85分)
满意度高
17.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率(80%以上)
18.公众安全感(92%以上)
副市长、区委书记史志军指出,建设特色强镇,特色是路径,强镇是目标。全区上下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既要树特色,更要补短板。与主城区和各大开发园区相比,乡镇必须把在竞争活力、产业布局、人居环境、功能配套等方面的短板拉长。二是既要吸眼球,更要切实际。三是要看眼前。要紧扣“三强一高”的评价标准,落实好强镇建设。充实好镇级财政收入、村级集体收入、农民收入、低收入群体收入这“四种收入”。重点加强集镇建设,强化镇村管理,提升园区功能。努力在优势企业的数量,上市企业的数量,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特色文化的打造上实现突破。要以“两减六治三提升”为重点,打好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攻坚战,建设高水平、全覆盖的“平安武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