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武进,有一家全球微型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冠军”品牌——瑞声。创始人潘中来凭借一股“创新不辍、勇争一流”的魄力,用40年时间,打造了一个覆盖全球十多个国家,拥有上万名员工的“电子帝国”,演绎了一部武进民企问鼎世界的“当代传奇”。
从1976年筹建庙桥乡五金电器厂,到1987年创办武进特种电子器材厂,再到1993年成立远宇集团,直至现在的瑞声科技。风云激荡40年,产品的每一次迭代升级,标准的每一步跨越提升,都能关联到一个词:创新。
瑞声科技创始人 荣誉主席 潘中来: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有一种奋发向上的信心,不应该落后在时代后面。当时我看了讯响器的产品,那时候平台没有现在这么高,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做的好。
潘中来这位执着的“开拓者”,用一个个“永争第一”的实例回应了这样的理念。常州第一家港股上市民企;申请各项专利2100多项;目前全球每两台知名品牌手机中就有一台使用瑞声的关键零部件……当然,这条创业之路并非一马平川。
瑞声科技研发副总 朱秉科:当时技术条件和国外差距很大,没有现成的路让我们走。我们的技术人员、研发人员、产线的工人,几乎就是每天早上八点钟进车间,晚上大概两三点钟离开公司,第二天又是早上八点钟进车间,就是这样周而复始,靠的这种拼搏精神才最终拿下像摩托罗拉这样的大公司。
如果说生存是创新的理由,那么创新并非以生存为终点,更大的原因来自潘中来父子开拓性的全球化视野。从摩托罗拉的腾飞,到诺基亚的辉煌,到当前全球最大品牌移动设备的颠覆式创新,在每一次全球通讯设备领域卷起的新风潮中,我们都能看到瑞声的身影。
瑞声科技行政总裁 潘政民:这三十年来我们抓住了等于说每一波技术发展的趋势,把将来五到十年的技术趋势摸清楚,把它跟市场产生的潜在需求结合起来,所以我们才能发展到这一步。
这些大大小小的电子产品筑就了瑞声今天的“电子帝国”。如今,作为武进的儿子,已近古稀之年的潘中来更多地把目光对准了家乡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千万光彩基金、百万爱心捐助...这些都让财富有了更好的归宿。
瑞声科技创始人 荣誉主席 潘中来:民营企业不能土生土长,要土生洋长,然后把积累的财富,包括智慧方面的、资金方面的,再来回报家乡。
【编后】从当年在跟随中追求创新,到今天立志颠覆整个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支撑瑞声一路走来的,正是潘中来这位“领航者”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的韧性和创新开拓的胆识。透过瑞声,我们看到了武进乡镇企业转型跨越的“缩影”,也看到了武进民营企业全新格局的现实图景。如今,瑞声正把创新求变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在全世界更远的角落开花结果、成长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