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1月17日),全国首例“旋喷技术”在我区延政西大道管线维护施工现场得到应用,从而打破了管道维护必须开挖路面的局限。
地下管道维护一贯采取路面开挖的方式来进行,但这种方式易引起路面下沉,如不定期维护,会存在安全隐患,导致窨井内底板下沉、冒沙,进而堵塞管道、污染河道。我区延政西大道武进电大到西太湖大道段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同期声】江苏苏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荣林:冒出来以后堵塞了整个管道,这几年管道基本上处于瘫痪的状态,我们从去年开始,对这个管道的淤泥都进行了清理,清完以后还有。
针对这一情况,江苏苏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林联合中国地质大学相关专家共同研究,决定采用道路非开挖的模式对延政西大道的地下管道进行“无痕修复”。
【同期声】江苏苏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荣林:我们决定采用这种旋喷的方式来做,原来我们的旋喷桩只能达到80公分,我们这次采用的叫三管双高压,里面有高压水高压浆高压气,三个管道分别打进去。我们也是在国内首先应用到检查井底板的修复,我们在井底形成一个2.5米深,直径2米的混凝土的桩基,达到封闭的作用,同时也加固了井底的基础。
此次新运用的管道非开挖维护与更新技术,回避了大面积开挖路面的破坏性方式,启用全世界最高清的机器人下井勘测,直接将旋喷桩探入井内工作,保护路面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同期声】江苏苏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荣林:如果是开挖的话,代价也比较大,如果说这个井按照传统的方法开挖修复的话,造价肯定在10万以上,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做的话,也就是1.5万到2万左右,而且效果比开挖的还要好。
王荣林介绍,施工成本下降的同时,施工时间也在同步减少,延政西大道上涉及的30多个窨井,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机械化施工,预计三天内就可以完成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