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
洛阳镇是我区农业特色乡镇,粮食、蔬果、水产门类齐全,各具特色。近年来,该镇以社区教育服务三农发展,打造了一批“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本周新观察,一起来关注《洛阳镇:高效农业背后的教育支持》。
【配音】
晚秋时节,洛阳镇的桃农们刚刚结束上一季的水蜜桃的丰收季,开始思考新的桃树栽培方式。桃农桃农喻建忠种了6年桃树,一共有76亩,今年,他把31亩的桃园盖上钢架大棚,尝试一下新的设施栽培技术。
【同期声】桃农 喻建忠
设施栽培之后不管是品质,收入,产量,各方面都会提高,在我们农林站的指导下,政府补助也比较大,我们尝试一下。
【配音】
桃树大棚需要搭建的高度在3-3.2米,冬天掀掉塑料薄膜,来年开春再盖上,可以在汛期有效避雨防虫,提高水蜜桃产量和品质,让桃农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正在这里举行的现场培训观摩会,是洛阳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和洛阳镇农机农技站共同组织的。
【同期声】洛阳镇农机农技站 站长 谈一平
水蜜桃在成熟的时候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味道就不行了,而且会损坏,腐烂。所以一定要用大棚。品质质量都可以提高,这样老百姓就可以增收了。
【配音】
钢架大棚的避雨栽培技术大多用在葡萄种植,但是近年来恶劣天气频发,桃农受损严重,为此,农林专家们为桃农量身定制了适合桃树栽培的大棚。
【同期声】桃农 史华光
产量不提高,主要是提高优质果,好的桃子一般性可以达到4块钱一个,普通的也就2块钱一个。
【同期声】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副校长 高曼
搞这样的培训,现场观摩。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新的技术,新的种植方法,在推广过程中,尽快让农户掌握,使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尽快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配音】
这样的培训班,洛阳镇每年都会组织50-60期,参加的农户也达到了一千余人。这也是洛阳镇教育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之一。
【同期声】洛阳镇 副镇长 朱国清
洛阳镇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朝着做优做强林果水产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社区教育中心与合作社的合作联合,成立农科教相结合的示范基地。
【配音】
洛阳镇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的支持。2001年起,洛阳镇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林果产业的科技含量,提升林果产品档次,镇社区教育中心与常州市常洛果品专业合作社、镇农技农机站联合成立了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林果的栽培、管理、新品种引进培育、技术培训以及示范推广等工作。
【同期声】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副校长 高曼
作为我们中心基地来说,我们的主要抓手是建立好农户 合作社以及社区教育中心,这样一个纽带,发挥我们的优势,科技优势,让我们的农民掌握更多的科学种植方式方法,以及先进的技术。使更多的农户能在种植过程中得到实惠。
【配音】
位于洛阳镇马鞍村的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占地600多亩。基地种植示范区域主要有火龙果、油桃、哈密瓜、葡萄、红阳猕猴、水蜜桃六大系列品种。三年前,基地引进了葡萄促成栽培技术。然而新技术的运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期声】常州市常洛果品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谈剑波
看起来很简单,棚里的温湿度的控制,温湿度控制的点和时间段,开始发芽之前,它是需要棚内的湿度相对来说高一点,包括地温也要高一点,把葡萄的芽催出来,一旦芽出来以后,就要在根部立刻把地膜铺起来,防止土壤的湿度挥发出来,要把棚体的湿度尽量降低。有个别棚体,芽出来了但是湿度没有控制住,有个别棚出现了病虫害。
【配音】
合作社立刻联系了镇社区教育中心,请来了市里、省里的农业专家进行会诊,经过他们的技术指点,常洛度过了技术难关。
除了突显基地的先进性和实效性外,示范性也是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新技术和新品种只有通过示范引领,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才能更好推广。洛丰果品专业合作社尝试引进桃树密植新技术,在合作社开辟出示范基地,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以此来提高农户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同期声】常州市洛丰果品合作社 负责人 梅桂芳
普通的桃树,栽了之后要五年才能挂果。这个是今年种明年就可以挂果的,成本第二年就收回来了,而且他的效益很好,因为那个时候价格也很好,批发价也可以到7-8元,如果亩产三千斤的话,也可以两万多元一亩地。
【同期声】常州市常洛果品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谈剑波
我们摸索了两年,摸索出了适合本地促成栽培的技术,在第三年的时候就对它进行一些推广,我们在前两年试种的时候,在各个时段定期组织社员。让他们过来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让他们切身体验到新的技术,看到本来要在八月底成熟的葡萄在六月底七月初就成熟可以卖了,他就完全相信了。
【配音】
科技和教育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种植模式,让现代农业更高效、更安全。而基地的示范引领也带动了一大批专业特农户的科学发展进程,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期声】区农业局 林业站 农艺师 王秋南
像这种项目,在我们这边,设施方面在武进区应该是名列前茅的,大棚设施,新品种引进,土壤改良,我们也都在全程参与中,对产品的品种标准,我们也要逐步给他提高。标准化的生产才有标准化的产品,才有老百姓吃的放心的产品。
【同期声】洛阳镇 副镇长 朱国清
作为省服务三农示范基地,洛阳镇成校长期与中国农学会,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以及上海农科院等大学有长期合作,为基地培育人才,技术,信息提供服务,并且服务周边的乡镇。经济效益达几个亿。
【演播室】
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是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实施新品种、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和推广的重要载体,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相关文件的要求,建设一批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是扶持农村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洛阳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致力打造教育惠民基地,做强做优果品产业平台,推动了洛阳镇农教科结合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值得推广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