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是“爱惜骨骼、守护未来”。当前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关节养护问题普遍被忽视,不良的生活习惯让骨质疏松发病率一直在上升。专家呼吁,要多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
据统计,全国五十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900多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有2.1亿人骨量低下,其中女性占20%多,男性占14%。骨痛、驼背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 老人出现骨质疏松后会容易骨折,致残致死率都较高。
【同期声】武进中医医院 大外科主任 刘延辉:这些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的病人骨量特别少了,很疏松,用手指一捅就一个洞,所以向这类疾病,一旦骨折以后不容易愈合,成骨受到影响,第二类是固定非常困难。
医生建议,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质、维生素D,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日均钙摄入量为400毫克,牛奶是钙质摄入的重要来源。此外,5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可通过骨密度筛查判断是否骨质疏松。
【同期声】武进中医医院 大外科主任 刘延辉:我们提倡在35岁之前女性要储存钙质,运动和阳光照射,多进行点户外的运动,使自己储存的钙质多一点,到绝经期以后钙流失一部分,还能储存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