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曾经是人类几千年来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也是文人时常吟咏的物件。在美丽的西太湖畔,一座以油灯为主角的博物馆将在10月开馆,它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油灯博物馆。今天,让我们一起听一听馆长陈履生和这些油灯的故事。
在油灯博物馆里,馆长陈履生正在小心翼翼地组装一套汉代陶制西王母龟座十一头油灯。原本九个散开的零部件经过整合,成了一座近一米高的油灯。西王母、龙虎座、仙人瑞兽等形象立体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中国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它就是汉代厚葬的一个特点,他要把生前使用的油灯,这个并不是生前用的,生前有类似的,他要做成一个随葬品,那么在这么一个墓葬规制当中,汉代是中国最辉煌的一个时代。
在油灯博物馆,陈履生收藏的4000多盏油灯正在一一摆上橱窗,它们几乎贯穿了中国5000年历史,几乎囊括了除金质以外的各种质地,包括银、铜、铁、石、玉、陶、瓷、玻璃、木、竹等。在这些藏品中,机缘巧合地收藏到的一座汉代西王母油灯,让陈履生很是津津乐道。
中国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因为我1985年硕士学位毕业的时候,就研究的汉代,而且我研究的题材就是汉代神话中的两对主神研究。伏羲女娲和东王公西王母,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收藏的油灯里面就没有发现过东王公西王母,只是2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一个柜子顶上,我看到一个油灯,我让老板拿下来一看,哎呀我喜出望外,一个单独的西王母油灯。
陈履生的油灯收藏源于1980年代初期,如今算来已有近40个年头了。相比书画古玩这样的常规藏品,油灯收藏显然要冷僻地多,不过在陈履生看来,作为被文人吟咏最多的器物,油灯身上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油灯博物馆的建成,可以让人们从一盏盏油灯中感悟到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油灯馆虽然并不是一个通史性的陈列,但是我们用油灯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也可以把它做成通史一样的,只是我用一种器物来说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