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新观察:武进医疗联合体探索之路

时间:2016-08-27 19:42:29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健康公平与人们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长久以来,“看病贵,看病难”也成为医疗卫生系统亟待解决的难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病人舍近求远,目标是专家,是更高的诊疗水平。2012年,我区探索医联体发展之路,构建起了以一所三级医院为中心,联合一定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五年来,武进23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已有21家建立医联体,群众就近能获得低廉、便捷、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社会满意度也不断提高。来看今天的新观察《武进医疗联合体探索之路》。

上午十点,横林人民医院病区,来自武进医院的专家正在查房。每周三,武进医院妇产科都会选派一名主治医师前来坐诊、查房及病例分析讨论。

【同期声】产妇 邓立芳很好的,市里的设备比较好,医生还能互相讨论下病情。

【同期声】武进医院南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施莉英:门诊病人有一些诊断,判断有困难的,来鉴别诊断一下,做进一步检查或给予指导意见。我来了以后做过几次手术,像子宫全切,宫内手术以前是没有开展做的,来了以后开展了几次

横林人民医院先后与武进医院、市二院阳湖院区建立了医疗联合体。依托两家上级医院专家资源优势,横林人民医院急诊、妇产科、偏瘫科医疗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设备逐步更新、药品得到增补。同时,与医联体医院实行多例双向转诊,2015年上转两家医院632人次,两家上级医院下转患者221人次,真正做到了大病到上级医院,小病到基层。

【同期声】横林人民医院 副院长 毛洪:相继派出了年轻医师到上级合作单位进行培训,根据群众有需要的医疗项目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医生的心电操作水平都提高了,今后马上要开展气管插入,要求通过全科培训、医联体建设在年青医生中开展。

三级医院选派人才“走下去”,开展坐诊、查房、手术指导等工作,并从专科扶持、远程医疗等方面对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和帮助,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在江苏省成为紧密型医联体的先行者和具体实践者。

截至2015年底,市二院、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医院累计下派医生到医联体镇医院门诊诊疗8264人次,指导手术405例,提供讲座培训93次,培训医护人员1800人次。镇卫生院上转病人280人次,接受下转住院病人156人次。

【同期声】区卫计局 副局长 左朝晖:让上级医院挂钩、帮扶下级的医疗卫生机构,帮助他提升服务能力,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使当地的基层百姓能受益,让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解决。

在医联体建设中,三级医院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既要联合二级医院,也要辐射社区和乡镇。然而,如何协调平衡三级医院自身的健康发展呢?武进跨地区医联体探索做出了有益尝试,在向下“注动力”的同时,更注重向上“求活力”,与知名大医院“联姻”,将医改之路进一步延伸。

2015年起,武进人民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医疗协作中心;2016年1月,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签约组成医疗联合体(集团)。2015年,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常州中西医结合多专业一体化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今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技术支持武进中医医院心血管病诊治中心成立。

【同期声】武进中医医院 院长 杨波:每周到我们医院坐诊讲学,借助他们的技术优势来打造我们医院的品牌,在甲状腺疾病诊治方面使我们在常州有一个和国际接轨的平台。

乡镇卫生院也大胆“攀高枝”。201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与坂上眼科医院合作,成立了武进坂上眼科中心,双方在眼科专业的技术指导、院际会诊等多个方面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组合和有效利用。

【同期声】患者家属:好多人都在这里看的,都说蛮好的,我们特地到这里来的。上海大医院的医生来这好的,我们来这里看肯定好。

【同期声】坂上眼科医院 主治医师 蒋萍:和九院合作以后,明显病人多了很多,手术病人也比较多。对我们来说也是提高很大,以前我玻切这块基本没怎么接触过,去九院进修回来,越来越熟练,很多病人影响都比较好。

武进坂上眼科中心的成立,既是对跨地区医联体的探索,也是常州首个最高级别医院与最低级别医院的联姻成立的医联体。据统计,医联体成立以来,上海九院专家定期门诊、手术。2015年到2016年,接待门诊病人近600人次,开展白内障手术162人次、义眼性植入4人次、美容整形48人次、青光眼疑难手术19人次。

【同期声】坂上眼科医院 院长 顾梦熊:眼底疾病、视网膜脱落、眼底病变等重大手术在我们医院得到了开展。乡镇卫生院享受到了全国权威专家的服务,我们也实现了无缝对接,如果有疑难杂症进一步需要会诊的,我们可以和上海九院进行合作,转诊到上海九院实行绿色通道。

从2012年开启探索之路,武进的23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已有21家建立医联体,百姓就医更加方便高效,社会满意度也不断提高,2014、2015年,武进区乡镇卫生院满意度调查均在90%以上。然而,作为一项新探索,医联体在运行中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工资待遇、发展环境等因素,基层卫生机构优秀人才招不到、留不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不能满足群众用药需求,群众感到看病很不方便。因此,给予基层医院足够的政策保障,包括基层设备的添置、上级医院医生下基层开展工作相应的工作和交通补贴等,这些都成为松散型医联体向紧密型医联体过渡的瓶颈。

【同期声】坂上眼科医院 院长 顾梦熊:眼科只有4-5名医生要进行5万人次的门诊,2000多台手术,还要承担一些基本公卫的服务,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紧缺。

【同期声】区卫计局 副局长 左朝晖:政策措施还需要打通,比如说上级医院下级医院医保不一致的问题,上下级医院管理体制不一致的问题,带来的政策壁垒,我们下一步要将医联体内部存在的壁垒进一步理顺。

为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国家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和公平可及。常州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到2017年,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要达到10%以上,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达7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在65%以上。

为此,区卫计局将进一步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建立优质医疗资源纵向下沉机制、双向转诊机制等,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同期声】区卫计局 副局长 左朝晖:进一步在人员的流动,资源配备、利益共享等多个方面充实医联体的建设内容,让医联体真正实现技术力量下沉,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能得到解决。

医疗服务范围拓宽、服务质量上升、收费价格低……这些优势使医联体乡镇卫生院收到越来越多百姓的青睐。就近获得低廉、便捷、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是5年来武进医联体探索之路最大的成果,对于今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扎实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构建科学有序的就诊秩序,把医联体建设成为群众共享优质医疗的民生工程,需要各级医卫部门的共同推进和努力。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武进新闻20241206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