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里镇:军民一家 众志成城
首先来关注防汛一线的报道。连日来的强降水,让湟里镇域内出现了严重的内涝。从7月1日开始,湟里镇就连夜组织人员奔赴各个受淹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全力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市气象台的数据显示,在入梅后的第三轮强降水中,湟里镇是武进区范围内降水最多的乡镇,降水量超过了330毫米,大坝水位达到了6.18米,一路刷新历史记录。庙渎浜的水位也一路暴涨,该地区处于孟津河与滆湖交界处,7月3日下午,南孟津桥东出现一条9米长的决口,河水倾泻入田地、鱼塘,东安村委北片圩区6个自然村岌岌可危。危急时刻,武警水电五支队70名官兵从滆湖圩堤赶到,奋战12小时将决口封堵。
【同期声】武警水电五支队二大队四中队战士 李尚:我们昨天下午就来了,奋战到了现在,主要就是要用沙包要把决口堵住,保证周边的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就是要为人们服务。
7月4日,决口处300米外又出现一条15米的决口,水流落差达到了1米多,下午四点,武警水电五支队又调派了90多名官兵来到该地进行抗洪抢险工作。此外,湟里镇在7月2日起就成立了一支80人的应急分队,分布在各区域组织防汛抗洪工作,该镇还组织2470名机关工作人员、党员、村干部参与抗洪。不少周围的村民也自发的加入的抗险的队伍中来,一起抵抗洪水的肆虐。
湟里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近700名
目前,随着雨水的减弱,湟里镇的各项防汛抗洪工作正在有效的展开。截止到昨天下午,湟里镇受淹农田18130亩,苗木田2170亩,鱼塘2320亩,受淹农户1923户,撤离危险房75户。湟里镇将湟里高中宿舍楼腾出,作为抗洪救灾安置点。在安置点里,我们遇到了今年74岁的湟里镇岗角村村民姜兔英,说起这几天的遭遇,老人感触很深。
【同期声】湟里镇村民 姜兔英:我的两个儿子没了,村里及时把我转移到了这里,环境很好,而且也有东西吃,真的很好。
目前,在安置点的大多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以及年幼的孩子,湟里高中的3号楼、4号楼以及8号楼均为安置点。
【同期声】湟里镇村民 孙素霞:真的很感谢政府,让我们及时安置到这里来。
在此次洪灾中,湟里镇河湖沿线的香泉村、东安、村前村等7个村受灾尤为严重,目前湟里镇已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近700人。
前黄镇:加紧抢修堤坝
受昨晚暴雨影响,滆湖水位暴涨8公分,前黄镇的防汛任务再次加重。为了保障堤坝安全,防止湖水倒灌圩田。前黄镇连夜组织人员对堤坝进行抢修。
截至今早10点,滆湖水位已经达到5.79米,超过了91年的历史最高水位5.4米。滆湖的东岸就是灵新圩、长征圩两大圩田。受昨晚暴雨影响,堤坝出现好几处险情。为了保障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昨天开始,前黄镇组织镇内机关全体男同志对堤坝进行抢修。
【同期声】寨桥派出所 邵志平:整个派出所全部在所里加班加点。没有休息的,全体民警,包括辅警、保安联防。与此同时,各乡镇、企业也纷纷响应号召,组织了300多名志愿者前来加固堤坝。
今年已经75岁的灵台村村民蒋凤娣告诉记者,听说堤坝出现险情,村里老老少少能来的全都来帮忙了。
【同期声】前黄镇灵台村 村民 蒋凤娣:全部来了,有的整夜没有睡觉,全部来站岗。
现场,工程车不断将水泥运送到前线,志愿者们再徒手将一袋袋水泥装好,堆积成防护带。经过近10小时的抢修,目前堤坝险情已经基本排除。接下来,前黄镇还将安排专门人员对堤坝进行巡查,防止堤坝出现损坏。
前黄镇:多措并举设防永安河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前黄镇在永安河等地多点设防,全力保障镇区人民平安渡汛。
前黄镇地处滆湖东岸,太滆运河、武宜运河、锡溧漕河穿境而过的,河道纵横交错,沟塘星罗棋布,大小圩区众多。其中永安河是极其关键的一条,水位一度超过5米,且出现了两处较大的缺口,倒灌镇中心区域。
昨天中午,前黄救援队伍在区人武部救援力量的支持下,对前黄村永安河桥以及前黄中心小学附近的河堤增加围护。
【同期声】前黄村党委书记 王强:防护带将一致延伸到前黄小学 我们将尽快完成 保障前黄中心片区的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前黄镇:安全有序安置受灾群众
在今年的洪涝灾害中,前黄镇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面对天灾,全镇上下万众一心,积极应对。
7月3日晚上7点左右,永安河水位居高不下,前黄镇老街一带水位逐渐开始上升,从前黄人民医院门口向东的街道全部被淹。前黄城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12个搜救小组展开救援。截止第二天中午,将该区域灾民全部转移。
【同期声】漳湟村菇农:旅社水淹了。记者:淹到哪里了?淹到(腰)这里。
【同期声】高新区中队消防队员 彭发:我们是早上五点过来的 水最深的地方到脖子这里 一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 独自生活的
【同期声】高新区中队消防队员 肖超超:现在已经全部救出来了 有些居民可以自己出来 也都出来了。
前黄镇受灾群众被安置在前黄小学、前黄初中、运村实验学校、寨桥小学、寨桥初中。
7月4日上午十点多,记者来到前黄初中,学校门口虽然有些积水,但并没有给灾民进入学校造成很大困难。教学楼三层楼17个教室已经住满了被安置的居民。来自丁舍村的果农李国宇一家7月3号早上就来到了这里。
【同期声】安置点居民 李嘉辉:家里都是水 害怕吗 不害怕 这里有很多朋友。 吃了白饭还有青菜/白菜。
【同期声】丁舍村社区工作人员: 我们丁舍村已经住了50多个人,还有他们张黄村,前黄村。其中前黄灾害比较大,所以他们住的人要多,我们目前是55个人。有的教室是15个人有的家庭三四个人就被安排在一起 人多点。
由于前黄大量农田、道路受淹,果蔬紧缺,运输困难,7月4日中午,安置点居民的伙食只好先用方便面替代。
【同期声】安置点居民 钱贵珍:记者:会不会生气,只能吃泡面?不生气,很好了,平常吃三菜一烫 ,难得吃顿面挺好的。记者:现在比较艰苦啊?不艰苦,政府也不容易。
住在前黄初中二楼的还有前黄养老院的20多位老人们,7月4日中午,养老院负责人白瑞娟借用了前黄敬老院的灶台,给老人们烧了一顿好饭。
【同期声】前黄养老院院长 白瑞娟:我们村支部书也在这里帮我们安排的 我们也说不要麻烦你了,因为你们人多,受灾面积大。不要你们来解决我们养老院的麻烦了,因为我们养老院自己能解决好,自己安排饭。所以我们请了两个护工,自己去街上买菜,不要麻烦政府了。
【同期声】前黄养老院老人: 我们在这里很好,你看遭遇这个灾难,政府跟养老院把我们转移到这里。蛮好蛮好,我们对政府也非常感谢。
武进巾帼救援服务队开展救灾帮扶
昨天,区妇联联合区红十字会发起志愿者救援服务倡议,短短半天组建了一支近百人志愿者队伍,筹备了水、牛奶、麻糕等物资1500份。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将这些救灾物资送到了受灾严重的前黄安置区,并分发给受灾群众。
志愿者在行动 卫生防疫 24小时守护
得知居民安置点的物资紧缺后,中国移动前黄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带着纯净水、面包、花露水等物资来到安置点安营扎寨。
【同期声】中国移动前黄营业部主任 邹彩燕:现场受潮手机跟充电器都不太能使用。所以我们昨天就送来防水手机套到指挥部,给城管兄弟们一起用。我们通讯应急车就在门外,以免通信联系不方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居民安置点都可以看到卫生防疫部门的人员,来自前黄人民医院防保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医院每一个防疫点都配置了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24小时轮流值班。
【同期声】前黄人民医院防保科科长 汪宏:我们是医护人员,主要负责医疗卫生,包括灾后防疫方面的卫生消杀。我们现在是24小时值班。我们也安排了救护车联动,随时待命。
防疫人员会在各居民安置点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向灾民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灾民、救援队伍开展食品加工、饮用水消毒、环境卫生等工作。
前黄广电服务中心24小时值班确保电视信号
7月3日下午,前黄广电服务中心被淹,为确保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障居民家里有电视信号。
记者在前黄广电服务中心看到,大水足足有50公分高,水倒灌到了机房里,整个服务中心已经处于停业状态。在机房里,工作人员正在用自备发电机、抽水泵抽水。
【同期声】前黄广电服务中心经理 张伟良:水倒灌到机房里,为确保有线电视的传送,我们采用抽水泵不间断抽水。
工作人员采用“两人工作、一人待岗”的方式,24小时坚守在机房里,保障前黄居民家中有电视信号。
供电部门涉水抢修
来势汹汹的洪涝灾害对常州的电力供应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大量居民家中出现停电现象。常州电网的抢修员们紧急奔赴各地,打响电力守护战。
前黄镇受灾较为严重, 35千伏前黄变电站由于变电站围墙外水势过高,部分出线作负荷调配处理,不少居民家中出现了停电的现象。
【同期声】前黄镇村民:我家的水很高啊,没有电好久了啊,也没办法做饭洗衣服,生活都收到影响了。
市供电局的工作人员现场对配电箱进行了检测,排除由于配电设施进水后将产生的危害。
【同期声】市供电局工作人员:我们现在是进行检测,目前看是因为进水,跳闸了,我们主要看看有没有漏电的现象。
在另一处抢修点,由于雨势过大,许多通往电线杆塔的道路被淹,电力抢修人员不得不步行,涉水艰难前进。据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统计,自6月29日0点开始,常州地区因暴雨原因导致394个台区停电,影响用户14815户,损失负荷15.7万千瓦、电量62.8万千瓦时。常州供电公司已出动近3000抢修人次,采取提高配电箱、加固电力设备外围的方式保电,用拉停涉水配变的方式保居民安全。同时提醒注意用电安全,家中如有设备被水淹没,请尽快采取断电措施。
鱼塘成汪洋 水产养殖户损失惨重
强降水给我区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损失也很巨大,今天上午,本栏目记者来到前黄镇几个大型的圩塘,了解渔民受灾情况。
【现场】庄旦:我现在是在前黄镇杨家塘二圩,以前这里是分散的小鱼塘,这场大降雨后,通过镜头,大家可以看到是一篇汪洋,渔民损失非常惨重。
【同期声】村民:7月4日晚上6点,我们这里二圩三圩全部淹掉。
杨沛六今年承包了70亩鱼田,用来养殖鳊鱼、鲫鱼,从育苗到饲料,已经投入近30万元。
【同期声】杨沛六:今年我70亩田养的鳊鱼,今年给大水一来,基本没有了。损失大概5000元一亩,35万。最好补贴点我让我减少点损失,天灾流转费能少一点。
杨家塘二圩、三圩、湖管会三个圩塘有近1500亩鱼田,这次强降水后,三个圩塘全部被淹,损失预计将达800余万。
在杨家塘不远处是长征圩,这里有5000多亩水产养殖区域,目前这里还未被淹。为进一步保护这里渔民的利益,从7月3号开始,前黄镇就紧急调配挖机现场填土,筑高圩埂,同时组织人员用沙袋在鱼塘处增高堤坝。
夏墅村林果受灾严重 提醒农户参保
记者在雪堰夏墅村采访时了解到,这次的强降雨给林果种植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桃树,根部经过大水浸泡后,整个树就容易死亡,今年减产已成定局。
再过一个月左右,桃子就将上市,农户们一年的忙碌却因这场强降雨而白费。记者在桃园里看到,很多桃树还浸泡在大水里,地上散落了很多未成熟的桃子。
【同期声】雪堰镇夏墅村委副主任 孙国锋:桃树平时是不怕旱,只怕水,浸在水里一两天后,天一转晴,桃子就掉下来了。今年的产量本身是好的,今年这样一来,老百姓基本要绝收了。
全村有1400余亩是用来种植桃树、梨树和葡萄。这次强降水后,村委虽然调取了50多只水泵来果园抽水,可因为雨势太急,水一时排不出去。
夏墅村作为种植大村,村委为增进农户抗天灾意识,去年开始就鼓励农户积极参保武进区基本农业保险。
【同期声】雪堰镇夏墅村党总支书记 丁卫东:
我们全部参加了农业保险,保险虽然说不能帮助老百姓补偿全部,最起码可以补偿一点损失。往年一亩地销售在2万左右,利润在一万左右。今年预计我们损失三分之二。
今年雪堰夏墅村的林果减产已成定局,也正是有了农业保险,农户的损失才减少一部分,我们在抗汛的同时,也提醒农户增强参保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