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应形成氛围

时间:2020-05-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阳湖网

在当下的疫情期间到周边公园或者景区逛一逛,你会发现,自觉保持安全距离排队的人多了,拥挤扎堆插队的现象少了,文明旅游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中国现代旅游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几十年,从粗放到精细,从自发生长到有章可循,可以说,文明旅游是中国旅游继续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中国游客变得更加成熟,景区的运营也越来越规范。前不久,在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工作人员身着宋代衣帽,手举提示牌,无声提醒游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这一做法收获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原来防疫也可以这么有文化。

  诚然,文明旅游的实现并非一日之功。很多旅游中不文明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旅游资源的相对短缺与游客高涨且多元的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

  如何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氛围,与解决这组矛盾不谋而合,都需要地区规划、景区、游客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行。

  旅游活动并不只是发生在景区的“一室之内”。对当地规划设计而言,多摸一摸自己的家底,找一找自己的特色,探一探游客的喜好,哪怕是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一条独具特色的小吃街,都会让游客文明畅游,流连忘返。

  能不能让游客在你的地盘上行得更舒服,住得更舒心,玩得更舒畅,这是一个旅游目的地该深入思索的课题。试想一下,从游客到达的那一瞬间开始,便处在干净文明的环境中,享受礼貌周到的服务,游客自然会受到熏陶,也会倍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对景区来说,提升服务设施的舒适度同样重要,厕所能不能再干净一些?预约购票、限流入园能否更便捷和人性化一点?做到了这些,便会减少滋生不文明行为的土壤,更能受到游客的青睐。

  作为游客的个体,更应是文明旅游的实践者和推动者。2019年,有超过60亿人次踏上国内的旅途,或感受神州大地的秀美壮丽,或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每一个人都将文明带上旅途,那么,这将汇成一股文明的海洋。

  旅游是一扇展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窗户,文明旅游应当成为一种氛围,如此,便能“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