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脱团滞留境外对旅行社有何影响

时间:2019-11-28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中国旅游报  作者:阳湖网

 近年来,因旅行社企业资金链断裂、业务员携款潜逃引发的出境游担保金被挪用事件时有发生,向游客收取动辄数万元的出境游保证金的行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在商事活动中,旅行社在接待游客时通常会要求对方企业提供更为有力的担保,在双方的合作协议中,也能够看到含有不可撤销担保书(函)的表述。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实际操作团队出境的旅行社往往要求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的旅行社签订不可撤销担保书,一旦游客滞留境外不归,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的旅行社要对旅游者的行为承担责任。与要求旅游者提供出境游保证金一样,签订不可撤销担保书的初衷也是为了防范旅游者脱团滞留境外,但实践中,存在个别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出现价值扭曲,也有不可撤销担保书在制度建设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出现。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首先应明确一旦出现游客脱团滞留境外现象,旅行社将承担哪些责任。

QQ截图20191126151252.jpg
法律禁止
我国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旅游者在境外非法滞留。2002年5月27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严禁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的,旅游团队领队应当及时向组团社和中国驻所在国家使领馆报告,组团社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处理有关事项时,组团社有义务予以协助。
如果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旅游团队领队不及时向组团社和中国驻所在国家使领馆报告,或者组团社不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由旅游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对旅游团队领队可以暂扣其导游证,对组团社可以暂停其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旅游法》第十六条规定,出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外非法滞留,随团出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入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内非法滞留,随团入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可见,《旅游法》延续了旅行社履行报告义务及协助提供信息义务,保持了对出境旅游非法滞留的否定态度,还新增了禁止入境旅游者在境内非法滞留的规定。
从以上法律法规来看,可归责于旅行社的罚款、停业整顿或者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行政处罚,必须是旅行社未履行及时报告及协助提供信息义务。不符合上述情形,现行国内法一般并不会因为旅游者原因滞留境外而追究旅行社的行政责任。
使馆停签
与我国法律对旅行社设定了不追究行政处罚的归责不同,目的地国家使(领)馆对旅行社更多是严格责任,即只要出现旅游者滞留境外就要受到规范约束,并设定了警告、停止或终止签证代办权等处罚措施。“停止和终止送签”将会使出境社或送签社无法正常开展出境旅游业务,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商誉损失。实践中,一旦受到目的地国家使(领)馆的处罚,将触发出境游不可撤销担保书的违约条款,实际组团的出境社(受托社)或送签旅行社将依据委托送签合同、旅游合作协议或不可撤销担保书,要求组团社(委托社)支付担保金赔偿损失,组团社会依据旅游合同扣除旅游者交付的出境游担保金,从而引发一连串的法律后果。当然,纵使双方签订了协议,但在实践操作中并不能排除由于旅行社不配合而造成索赔过程中的障碍等风险,比如在旅行社不配合的情况下,受到损失的旅行社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进行沟通协调。
通过诉讼案例来看,即使受损旅行社顺利按诉讼程序开展理赔事项,也需胜诉后方能获得赔偿。据统计,目前,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4000多家,已正式开展组团业务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达到100多个。同样,目的地国家的驻华使馆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送签权授予具有ADS资质的旅行社,只有这些指定的旅行社才能承担中国公民出境团队的送签工作,一旦出现游客滞留境外等事件,负责送签的旅行社会受到目的地使领馆的处罚。
司法否定
从司法判决案例来看,出境游滞留案件中如果夹带旅行社转团甚至多次转团的问题往往会使得法律关系更加复杂。其中,在案例(2013)鄂武汉中民商终字第1384号“深圳市A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湖北B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保证合同纠纷”中,B国旅委托没有经营旅游资质的其他旅行社,实际履行合同的是深圳A旅行社,最后又委托第四家旅行社办理签证。在案例(2017)吉01民终4300号“长春市C商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与吉林省D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赵×萌合同纠纷”中,C旅行社绿园营业部委托D旅游公司,涉及营业部直接与其他旅行社合作经营的问题。在案例(2016)桂102民初1651号“广西E旅行社有限公司与广西F国际旅行社合同纠纷”中,《不可撤销担保书》中载明“若出现客人私自脱离团队、滞留不归或不配合销签的情况,本公司愿意承担以下担保责任”,广西E旅行社转委托广西F旅行社,后又转委托南宁的一家旅行社履行。上述转委托,在行政法律上可能会引发行政主管部门对擅自转团、向不合格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以及超范围经营的调查;另一方面在商事活动中可能涉及擅自转让债务,游客按签证规定按时出入境的行为,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保证合同,从而使得“因债权人擅自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的主张”落空。



责任编辑:曹雪文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