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0月13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表明: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总量与消费增长都呈现出趋缓的态势。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22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4.3%与5.07%。
2016年中国游客前10位目的地为香港、澳门、泰国、韩国、日本、越南、台湾、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主要目的地仍多为周边国家与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出国游的比例提升显著,2016年占到出境游总数的31.24%,与2015年的26.72%相比,提升了将近5个百分点。据不完全统计,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量也增长明显,2016年达到约5000万人次。中国游客的脚步渐行渐远。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所长蒋依依说:“中国游客的消费方式正在实现从‘买买买’到‘游游游’的理性转变。调查结果显示首次出境旅游的游客居多,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是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而从游客满意度上看,中国游客无论是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还是对目的地国家的总体满意度都较高。出国游客满意度各季度都持续稳定‘基本满意’水平。”
2016年样本国家游客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新加坡、新西兰、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尼、越南、加拿大、法国。
分析2016年出游数据,报告得出:中国内地出境游客线路选择影响因素中,广州和重庆游客对旅游景点及目的地吸引力最为看重;上海游客对旅行费用和景点吸引力较为关注,虽然上海游客对费用问题比较敏感,但是其人均消费20000元以上,依然位列全国各省市出游消费水平榜首;北京游客对旅行费用敏感度较低、但对休闲的环境要求较高;成都游客对旅游地交通、住宿及饮食的要求相对要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航班、签证中心的新增,杭州、成都、南京、天津、武汉、重庆、厦门等‘新一线’城市出境游客的增长速度较快,消费能力也比肩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蒋依依说。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认为,对目的地经济社会贡献良多的中国市场日益受到重视,加上宏观经济、基础设施、市场政策等内部发展环境持续完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随着市场发展的成熟,旅游需求多样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分享经济、支付手段等新技术和新政策将有效扩大旅游供给。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促进出境旅游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目的地以提升中国游客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吸引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相结合。(央视网记者 沈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