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农业+特色旅游 特色小镇雁洋镇的绿色“山水经”

时间:2017-06-26  来源:新华社  作者:阳湖网

QQ截图20170626092727.jpg

    曾经,离开大山是雁洋人的唯一出路。如今,靠山吃山,穷山僻壤跻身国家级特色小镇;曾经被当作老大难问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变成抢手的“紧俏人才”。特色农业与特色旅游有机结合,聚集起人气、财气,农、工、贸、旅全面开花,村民在路边支个摊卖矿泉水都能有不错的收入。
  三高农业+特色旅游,穷乡僻壤变“十分钟风景圈”
  雁洋镇位于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的梅州市梅县区,距广州、深圳5小时车程,“八山一水一分田”,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
  “先天不足并不能制约我们的发展。”雁洋镇镇委书记王宏基说,“雁洋镇走三高农业(高质、高产、高经济效益)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的路子,形成文化旅游特色,成为梅州市第一个GDP亿元镇。”
  2016年10月,雁洋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巍然耸立的五指峰下,千年古刹灵光寺、古色古香的客家村落……走在雁洋,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美不胜收。
  从梅县中旅公司一个普通导游,到阴那山旅游度假区总经理,曾振华一路走来,见证着雁洋镇特色旅游的成长壮大。他说,雁洋镇没有名山大川,原本谈不上什么旅游资源。立足农业,融合客家文化,我们走出了独具一格的特色小镇之路。
  “雁南飞、雁鸣湖这些风景名胜,并非天然存在。我们把大面积种植茶叶、柚子等经济作物与农业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打出了名气。”雁南飞茶田公司总经理谢斌说,雁南飞是靠租赁300亩山地种茶起家,逐步升级为三高农业,再结合农业观光,发展成旅游度假区,农业和旅游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今,依傍阴那山五指山,“十分钟风景圈”已经形成。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1家国家5A级景区、3家国家4A级景区。
  整合农庄聚人聚财,“路边卖水都能有不错的收入”
  茶山、果园华丽转身为公园,农产品升格为旅游纪念品。三高农业+特色旅游,聚集起人气、财气。2016年全镇接待游客746万人次。
  借助金柚种植基础,南福村整合125户330多个小庄园3000多亩金柚果园,打造“柚海飘香”休闲金柚公园。阴那村整合千亩茶田,形成“茶海观峰”休闲茶园,正在申报国家级3A旅游景区。
  南福村村支书黄开志承包了60亩柚园,年销售额达到100万元。“我们规模化种植柚子,又给城里人提供了观光地。旅游业带来游客,打开了柚子的销路。”他说。
  “雁洋镇七八千户人家,跟柚子、茶叶相关的就有三四千户。27个村,三分之二都带动起来了,全镇开了300多个农家乐。”王宏基说,“全镇种了3万多亩沙田柚,大部分都是游客买走了。人气旺了,村民在路边卖矿泉水都能有不错的收入。”
  镇长刘志刚曾在相邻的丙村镇工作多年。两镇对比,刘志刚说:“丙村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八九十年代,工业发展很快。近些年雁洋镇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了反超。”
  雁洋小镇已诞生了3家A股上市公司“梅雁吉祥”“宝新能源”“超华科技”,1家美股上市公司“卡莱橡胶”,1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嘉元科技”。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21亿元,“两税”收入9.1亿元。
  以产聚人,剩余劳动力变“紧俏人才”
  农业生态旅游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也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变成了“紧俏人才”。仅在雁鸣湖景区,就吸纳周边500多村民就业。
  杨文平辞掉梅州城区的工作,来到雁鸣湖度假区当厨师,一干10年,从厨师一路晋升到总经理。“雁洋镇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客人都是从大城市来的,眼界视野开阔。在这里工作一点都不会感到闭塞。”杨文平说。
  29岁的余燕燕是江西籍外来媳妇,两年前从深圳工厂辞职,当上雁南飞度假村服务员,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只要7分钟。“在深圳一个月挣3000多元,现在挣2500元,但幸福感强多了。”余燕燕说。
  作为国家级特色小镇,雁洋镇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补齐补强公共服务,计划投资45.9亿元,谋划23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镇小学将按照市一级学校标准建设,镇中心卫生院将按二甲医院标准规划建设。
  雁洋镇团委书记陈施思从暨南大学毕业,在东莞银行工作两年后,考上雁洋镇公务员。她说:“2020年高铁进镇,我们雁洋小镇将进入全国视野。”(周强 吕光)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