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业将换档提速实现跨越发展

时间:2017-01-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阳湖网

 QQ截图20170118093109.png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 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召开干部大会,魏国楠局长传达了自治区十届二次全委会和国家旅游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工作,并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做了说明。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区将接待国内外游客1.3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300亿元,旅游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12%以上,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5%,旅游投资占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左右;旅游脱贫人数占总脱贫人数的比重提高到17%以上,游客购物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冬季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模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品牌创建亮点纷呈;旅游富民工程成效显著;厕所革命走进全国前列;中俄蒙旅游合作全面升级;旅游影响力逐步扩大;网络营销效果显著;“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游客综合满意度大幅提高。内蒙古草原旅游那达慕、冰雪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以及中俄蒙(满洲里)旅游节也已成为全国知名旅游节庆品牌。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国楠结合2016年全区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扼要阐述。

  数据显示:2016年接待旅游者980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实现旅游收入2714.71亿元,同比增长20.3%;接待入境旅游者178万人次,增长10.7%;入境旅游创汇11.4亿美元,增长35.1%;冬季旅游收入预计突破650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投资完成387亿元,同比增长16.5%。
大幕尚未开,战鼓已催响。魏国楠讲到:未来,内蒙旅游业还将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的要求,以全域化、生态化、人本化、国际化、特色化为方向,以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为引领,以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加快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力丰富旅游产品,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着力强化区域合作,提高全方位开放水平,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实现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的跨越。
据悉,“十三五”期间,内蒙古旅游业将实施“十大战略”,“十大工程”,构建“一廊一脉”旅游格局,优化发展“四大片区”,合作共建五大协同发展区,集中打造“十大旅游基地”。“十大战略”是:全域旅游、品牌创建、自驾车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周末内蒙古”、旅游产业链共建共享、绿色发展、区域合作、高端旅游、旅游+。“十大工程”是:旅游精品创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富民扶贫、城镇旅游全域化建设、旅游信息化促进、旅游营销与市场开发、管理创新与品质提升、旅游商品开发、自驾车与低空飞行。“一廊一脉”是:“一廊”即依托横向省际大通道,东起满洲里西至阿拉善,全程5000多公里的梳状旅游走廊。“一脉”即内接中国8省、外连蒙古、俄罗斯的“万里茶道”。“四大片区”是:大兴安岭全生态旅游片区、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片区、敕勒川现代草原文明旅游片区和水沙胡杨秘境探险旅游片区。五大协同发展区是:蒙甘宁、蒙晋陕、京津冀蒙、黑吉辽蒙、满洲里二连浩特跨境旅游。“十大旅游基地”是: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兴安盟、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通辽等。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重点时,魏局长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李纪恒书记关于旅游业发展指示精神,按照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业的统筹协调能力,从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规划政策体系、以节庆会展创新推进旅游业发展、扩大旅游投资、创新旅游产品、开展轰炸式营销、创新旅游行业管理等方面重点推进,实现“十三五”内蒙古旅游跨越式发展,争取在国家旅游业新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