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鄂温克旗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关于旅游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旗委、旗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突出绿色草原、兴安林海、蒙元文化等特色,以科学规划,均衡四季,合理招商的原则,实现旅游工作“八个新”,全力推动旅游产业成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截至10月底,全旗旅游接待55.6万人次,同比增长6.3%,实现旅游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9.3%。
基础建设新跨越。一是双百工程稳步实施。双百工程即百公里旅游景观带项目和百户千万工程。支持鄂温克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厄鲁特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牧户游标准化建设,新建6座流动厕所、6座环保厨房,使民俗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源动力。积极谋划鄂温克特色村寨,辉苏木嘎鲁图嘎查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嘎查。推进百公里景观带建设,出台《鄂温克旗中心城市及周边绿道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景观工程设计方案,完成主要交通路口7个节点的景观绿化,采用表格汇总、图片对比的方式,推进绿道工作精细化管理。二是完成巴彦呼硕牧户游部落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47.63万元,依据各户牧户游不同的发展方向,在融合民族元素和文化理念的基础之上,惠民工程,对巴彦呼硕景区周边17个牧民家庭房屋及院落进行修缮和改造。通过十个全覆盖项目和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使得民生项目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节庆活动新思路。首届旅游文化庙会传统祭火神仪式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实现了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多重融合;“2016鄂温克瑟宾节暨中国?内蒙古第三届国际马术节”活动围绕“马文化“主题,进一步打造了鄂温克旗文化旅游品牌新亮点,带动以“马”为核心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配合组织参加2016中俄蒙国际服装服饰艺术节暨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大赛和第十三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暨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弘扬鄂温克旗多民族服饰文化,提升地方旅游社会价值。积极做好呼伦贝尔冬季民俗文化节筹备工作,将呼伦贝尔冬季游牧文化节、呼伦贝尔骆驼文化节、民俗文化展示、冬季赛马会和鄂温克冬营地建设等多个版块内容整合推送,同时打包推介各苏木乡镇家庭丰收会、祭敖包、那达慕等节庆活动,统筹策划,充分拓展,适应新常态,擦亮呼伦贝尔旅游金字招牌。
宣传促销新方式。迎来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牧户游考专题察团,有效促进地区交流与合作,借鉴学习地域旅游发展先进经验;积极参加“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公益行动暨2016万名游客征集启动仪式(呼伦贝尔)”和“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启动仪式暨“海鄂牙”三地旅游推介会,为鄂温克旅游提升人气,提亮美誉度和知名度;制作重点牧户游宣传品,打造协作经营模式,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通过环境、法制、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日和宣传周活动,积极动员,广泛调动,业务结合,增进“旅游+”的产业宣传模式,多领域、跨行业、捆绑式进行旅游产品宣传,不断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