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宝山区着力打造的邮轮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正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首先是码头景象越来越壮观,今年5月以来,两船同靠的景象越来越频繁,2016年预计靠泊邮轮493艘次、接待游客282万人次,比2015年分别增长75%、85%,将向世界第四大港冲刺。其次是政策有力,《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草案)》修改稿已通过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二审,其中邮轮经济是重点。
大量游客进出邮轮码头的繁荣景象固然可喜,不过宝山区想得更为长远,如何切实拉长邮轮经济产业链,让邮轮经济告别“过路经济”,成为当地关注的焦点。
发展势头迅猛
自2010年4月27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功试靠11.6万吨“钻石公主号”邮轮以来,宝山区抓住国际邮轮市场加速东移的机遇和国家支持邮轮产业发展的政策东风,邮轮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吴淞口邮轮港的建成运营,将亚洲邮轮旅游带入“大船时代”。各大邮轮公司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将吴淞口作为首选母港,这充分凸显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行业影响力。
依托邮轮港,宝山创立了上海邮轮旅游节,举办了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承办了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与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的邮轮经济专项课题25个,形成课题成果28个,编辑并发行了中国首套《邮轮绿皮书》,发起成立了亚洲邮轮港口协会。宝山成为了中国邮轮产业乃至亚洲邮轮业界协同发展的倡导者、推动者和领导者。
如今,邮轮业还成为上海宝山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突破口。“从地理上看,宝山拥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从历史上看,宝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宝地,航海文化底蕴深厚。宝山将积极拓展邮轮经济产业链,努力将邮轮靠泊的规模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全面提升宝山邮轮经济发展能级和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宝山区委书记汪泓说。
拉长邮轮经济产业链
如何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邮轮引发的“过路经济”转化为母港所在地的产业经济,从而支撑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直是引领宝山调整转型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