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百出的旅游陋习何时休?

时间:2016-09-15  来源:荆楚网  作者:阳湖网

002564a6154e129561892f.jpg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游客在叶卡捷琳娜宫地板上为孩子把尿”的消息在网上热传。9月10日上午,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宫向重案组37号证实确有此事,官方称地板非18世纪沙皇时期文物,此事也未对地板造成任何损坏。(9月12日中国网)
  曾几何时,“××到此一游”为人们所青睐。去某处旅游,不在景点上留下点什么,似乎就白来了。“雁过留痕,马踏留迹”,才不枉一游。2013年5月,网友“空游无依”曝出,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了“丁锦昊到此一游”。“空游无依”表示,看到此景后,“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随后就有网友“人肉”出丁锦昊当时为南京某中学在读的初一学生。“到此一游”已经不甘于“固守”国内,开始“跨出”国门,“迈向”世界了。聪明的网友们总是有无穷的创造力,“中国式‘到此一游’”便诞生了。
  当“中国式‘到此一游’”这一名词的诞生让“到此一游”这一旅游陋习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你以为旅游陋习就此会“销声匿迹”了?你又错了。2014年,一篇“法媒解读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新闻报道指出,中国游客“在公共场合挖鼻孔或是随地吐痰”、“太吵闹”,相反,“日本人很有礼貌”,给法国人留下了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印象。近日,光明网一篇“泰国人专拍 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文章,细数中国游客在泰国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中国游客在泰国拿盘子铲虾”、“中国游客吃霸王餐”、“中国游客在华欣海滩集体裸泳”,好像泰国人跟中国人过不去似的!
  岂止是“网民评出10大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岂止是“中国式‘到此一游’”?岂止是法媒所解读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岂止是“泰国人专拍 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岂止是“中国‘熊孩子’在叶卡捷琳娜宫撒尿”?不文明旅游陋习不胜枚举,“屡曝屡现”,不得不令人深思,不得不令人发省!
  部分旅行社对游客的“行前培训”相当缺乏,游客爱护旅游景点的意识不强是一个重要因素。要么就是没有相应的旅行前的培训、教育,要么就是流于形式,走个过场而已。很难引起游客对景点保护的足够重视。虽然导游往往会有不要破坏景点的“善意提示”,但一般都是“一笔带过”,不会“浓墨重彩”地宣讲。
  此外,花样百出的旅游陋习反映出很大一部分国人的个人素质不高。而个人素质的形成会受生活习惯、后天的受教育情况、个人修身养性等方面的影响。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国民缺乏书香的熏陶,缺乏个人素质的修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不相匹配的,精神文明的发展远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正是由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出现“断层”,才导致很大一部分国民素质有待提高,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抓住致富机会,昔日的“暴发户”如今升级为“土豪”。但是,物质充裕不代表精神“富裕”。相反,很多人“为富不仁”,物质生活丰富了,思想道德“滑坡”了。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三观”跑偏,信仰缺失。再者,我们的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是主导。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升学率是学校的业绩。功利化的学习和功利化的教学培养出功利化的学生,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
  不仅仅是国内,即便是国外,也屡屡曝出国人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导致有些国家专门用汉语提示中国游客!“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我们必须勇敢地对旅游陋习说“不”,全社会共同努力,带着“文明”旅游,带着“尊严”复返。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