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在德误成“难民” 境外旅行如何保障安全

时间:2016-08-13  来源:中国网新闻  作者:阳湖网

1454636967358.jpg

    近日,一名不会说英语和德语的中国游客在德国丢失钱包后,被德当局误当成“难民”,在难民安置点“被困”了12天才澄清误会。

  近年,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明显增多。中国游客各类境外事故时有发生,我国公民在境外的安全问题引发关注。

  迷失德国误成“难民”

  据西德意志广播电视台(WDR)8日报道,约三周前,一名31岁的中国男性在德国斯图加特将钱包丢失。由于语言不通,他在报警时走错了机构,又将避难申请表当成报失表签了字,阴差阳错地被当成难民送进一处难民所,并在那里滞留了12天。

  直到当地红十字会找到一家中餐馆帮忙翻译,误会才得以澄清。如今,他已离开难民营,重新踏上旅途。

  德国媒体报道了这则“奇闻”后,不少德国网友纷纷表示难以置信,严肃的德国人认为这件事让德国非常“丢脸”,也有一些德国网民对这名中国游客的遭遇倍感同情:“太可怜了,开心的旅游变成了噩梦。”

  2016年7月19日,24名赴台旅游大陆游客在去机场路上,大巴发生车祸和火灾,加上台籍导游和司机共26人全数罹难。

  赴欧旅游热度下降

  如果说上述这位中国游客的遭遇还只是让人啼笑皆非,有些危害到了游客人身安全的事故则不能不引起重视。

  “台湾载游客大巴起火”、“香港游客在维尔茨堡被砍伤”、“亚利桑那中国游客车祸”等事件尚历历在目,8月2日,法国巴黎又发生了犯罪团伙抢劫中国游客的事件。一个有27名中国游客的旅行团在巴黎一酒店遭遇5到10人犯罪团伙集体抢劫,不仅财物被抢,还有人因此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

  多起恶性袭击事件,让各事发地的治安状况成为热议话题。尤其欧洲部分国家由于近期暴力事件不断,旅游业所受冲击最为明显。

  德国汉堡的华人旅行社凯撒旅游表示,近期,赴欧旅游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国游客的关注,在与客人的交流过程中,确实能感受到中国游客对于赴欧旅游的担忧和犹豫。

  《欧洲时报》援引数据称,今年上半年中国赴法游客下降了30%,这一方面是受恐袭的影响,同时巴黎治安不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地时间2016年5月3日,意大利罗马,中意首次联合警务巡逻在意大利罗马启动,中方警员将协助意方警员处理与旅意中国游客安全有关的问题,保护海外中国游客利益,为游客与意警方沟通提供便利。

  境外安全不容忽视

  在海外华侨、中国驻外员工、留学生和中国游客的总数,每年在以数以万计的幅度增长时,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国人的命中率随之升高,正成为令人担忧的事实。

  中国国家旅游局本月1日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59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此外,中国在海外各类劳务人员超过100万,留学人员几近200万。海外领保工作“刚需”显著。

  中国外交部公布数据显示,去年一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妥善处理了近6万起涉及中国公民权益与安危的领事保护案件,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累计接听并处理来电十几万次。

  目前,中国已建立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全力处置各类涉及的重大突发领保案件。外交部也设立了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24小时在线响应。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还通过升级中国领事服务网、发送安全提醒手机短信、开通微信公号“领事直通车”、举办领保宣传活动、编发领保手册等方式,加强海外安全预警,普及海外安全常识,有效提升中国公民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不管面对多大困难,本着外交为民的宗旨,我们都会尽心竭力,做好领事保护工作。”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说。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