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上海虹桥机场的春秋航空总部,董事长王正华办公室里的那张沙发已经“出名”。20多年前,这张沙发被100元买入;现在,身价已经过百亿的王正华一年中有200多天会睡在上面,他说,另外有100天是在出差,而余下的数十天或许可以陪陪家人。
40岁弃政从商做旅行社,50岁做包机,60岁做航空公司,70岁率领春秋航空上市……到现在,73岁的王正华还在像年轻人一样努力,目的很纯粹:为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坐得起飞机。
日前,笔者在春秋航空的总部见到了喜欢自称“老王”的王正华。在一间并不大的会议室里,精神矍铄的老王说,在中国,当下每人年均0.3次乘坐飞机,与美国每人年均3次相差10倍,因而中国的航空市场空间仍旧非常大。
老王并不担心春秋航空的低成本模式被复制。“人家也会学我的模式,但深层次的文化很难学习。”
截至今年6月底,春秋航空机队规模达60架飞机。王正华表示,春秋航空的目标是到2018年将机队扩展至100架。
“抠门”的老王也有大方的时候
2016年6月19日,王正华受邀出席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的2016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当天,他荣获了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2015~ 2016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奖。
在不少人看来,王正华获奖实至名归,甚至有人认为,在旅游乃至航空业内,老王就是一个传奇:1981年创建的春秋国旅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旅行社;2004年获批成立的春秋航空又是中国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并成为了上市的民营航空第一股。截至到8月1日,春秋航空的市值已经达到近400亿元,远超马来西亚知名低成本航空公司——亚洲航空。
不管是早前选择做旅行社进入“商”场,还是之后又投身航空业,在当时,几乎没有民营企业有胆量去涉足这两个业务。老王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
“做一个项目,我要提前考虑五、六年。”王正华告诉笔者。他说,在着手做一件事前,其会认真思考很多问题并且想明白。“想什么呢,就是想这是不是一个趋势性的行业,未来的市场有多大,是什么样的形态,你有多少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是谁,他的状况是怎样的,假如你去做这个行业你有没有高人一筹的竞争的能力,这叫知己知彼。”王正华还说,了解行业后,还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剩下的就是下定决心去执行。“我经常讲,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哪怕遇见再惨烈的竞争也绝不退缩,假如没有困难,还要我们春秋人干什么呢。”
对于春秋成功的秘诀,王正华将它归结为四点:定位准、降成本、把握区位优势同时定制符合市场需求的战略。
老王一心想让乘机出行在老百姓中普及,在他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行的需求大大增长,特别是相对跨国长途出行的中短途出行的需求在不断被激活,因此,低成本航空的优势就开始显现了。
王正华有一句名言:钱一半是赚来的,一半是省来的。“在企业成本管理上我的确是比较抠门,比如我们不管是去国外还是国内出差,从董事长到一般管理人员都一视同仁,标准统一,我们都是住三星级以下的宾馆,而且还自带干粮和小菜。”
什么时候老王也舍得花钱?“安全和员工的工资是春秋最舍得投入的。”王正华告诉笔者。根据统计,春秋飞行员的工资要高出同行业的工资福利水平的20%以上;其次,在飞机的飞行安全的硬件和软件标准上,春秋也一直在进行投入,在其看来,安全不仅是航空的生命线,也是一种管理效益的体现。
用低成本撬动商务市场
放眼过去几年,在市场基本被国内几大航乃至境外航空占据的背景下,定位精准的春秋航空可以说带动了整个中国市场在低成本上的发展,更是从境外航空公司抢回了市场。
王正华表示,在乘客方面,航空公司最重要的即是两块,一是商务客二是旅游者。对于航空公司来讲,在主要航线上,商务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一个主要的市场,包括春秋航空在内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均十分重视。这其中,如何用低成本撬动商务市场着实是门“技术活”。
如果说春秋航空早前低成本的定位契合了时代的变化,那么在商务部分的布局上则是在对行业整体状况及其目标客户群体需求的综合分析做出的反应。
事实上,春秋航空飞机客舱原本只设经济舱单一种类,2012年起,按照王正华的要求,拆除了第一排和第二排座位,改为商务经济座,比经济舱增加20%~40%的腿部空间。据春秋航空方面介绍,该产品主要是以满足商务旅客需求为主,商务经济座的乘客将拥有更私密、更安静、更舒适的个人空间,同时在国内部分机场还设有商务经济座旅客专用值机柜台,乘客可以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并且还可享受优先登机等10项特色服务。
尽管可以享受更多服务,但这一产品的售价并不高。据悉,传统航空公司的头等舱价格为全票价的150%,而春秋商务经济座的票价则不到经济舱全票价的六折。
2014年开始,春秋航空力推这一“商务经济座”产品。2012年,商务经济座机票的销售量为2万张,到2014年已经超过20万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