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融观察》小众运动“破圈” 激活体育新消费 |
| 时间:2025-10-20 11:00:58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曾经,网球、滑雪、攀岩、马术等运动被视为“高大上”的代名词,如今,这些昔日的小众项目正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不仅丰富了全民健身的内容,更点燃了体育消费的新引擎。 晚上七点,武进网球馆内灯火通明,三片场地全部满员,击球声、跑动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最外侧的场地上,一场激烈的四人对决正在进行,每一个人都目光专注,脚步迅捷,每一次挥拍都充满了力量。不远处的初学者区域,教练正耐心指导学员:“侧身,引拍,重心向前!”这幅热闹场景,正是网球运动悄然“出圈”的生动写照。曾几何时,网球在国内被视为“高贵”运动,如今,这一印象正被逐渐打破。 武进网球馆教练
吴建国:以前大家觉得网球比较高贵,参与的多是企业白领或老板。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大学生加入进来,网球正变得普及。 据统计,武进网球馆的客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至30%,周末高峰期,市民甚至需要提前三天才能预约到场地。网球为何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吴建国认为,是因为这项运动具有价值多维性。 武进网球馆教练
吴建国:跑动中能提升身体稳定性和空间感,比赛过程中则考验心理素质。比如受挫后如何及时调整心态,这都是网球带来的锻炼。 而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选择网球的理由则更加纯粹和感性。 网球爱好者
恽瑜:首先是出于爱好,有爱好之后整个人都会感到满足。当然,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也是重要原因。 这份由热爱而生的满足感,也让恽瑜自发成为网球运动的“推广大使”。 网球爱好者
恽瑜:我也介绍朋友来报名学习,大家一起打,氛围特别好。 正是无数个体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分享,构成了网球“出圈”最坚实的内生动力。政策的支持也助推了这股热潮,例如全民健身计划中的网球比赛每年都吸引众多社会爱好者参与。为从源头普及网球,球馆的触角更是延伸至校园。 武进网球馆教练
司书祥:我们定期走进小学开展公益推广,让更多孩子了解网球。同时也会举办大学生赛事,为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从“高贵”印象到“出圈”热浪,网球不再只是一项运动,更成为连接大众、健康与快乐的纽带,一种积极生活的新风尚。那么,当冰雪运动遇上缺乏自然冰雪条件的南方,又是如何破题?科技的介入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让武进人在家门口体验“冰雪乐趣”成为可能。在红星美凯龙武进店负一楼,龙城滑雪俱乐部的室内滑雪机持续运转,白色的雪毯上,来自哈尔滨的滑雪教练王德伟正认真指导着学员。 滑雪教练
王德伟:南方小伙伴对滑雪兴趣很大,但没太多时间去东北。我们这里的室内滑雪机培训,针对双板和单板效果都很不错。 今年7月开业的龙城滑雪俱乐部,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去体验,其中儿童占比60%,成人占40%。新学员何烨刚结束课程,脸上洋溢着轻松与兴奋。 室内滑雪新学员
何烨:我才上了3节体验课,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已经有点喜欢上滑雪了。它不仅让我身体得到放松,还通过这项运动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期待冬天能和朋友们一起去外地滑雪。 在雪毯上,资深学员沈利正在挑战更高坡度。作为接触滑雪机的“老学员”,她的动作娴熟而自信。 学员
沈利:刚有滑雪机时觉得挺新颖,不用去东北也能享受滑雪的感觉。时间、交通成本对南方人特别友好,掌握之后的成就感也很大,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都有积极影响。 室内滑雪热潮的背后,离不开常州本土科技企业的支持。作为俱乐部的设备提供方,拓承运动科技有限公司已将这项创新技术推广至全球。 拓承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叶书琪:我们是常州本土企业,专门生产滑雪机已有7年多。产品通过欧洲CE认证和美国UL认证,业务遍布欧美及东南亚,已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台机器投入使用,致力于更好地推广滑雪运动。 除了滑雪,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喜欢将自己“挂”在色彩斑斓的岩壁上,当作周末休闲、日常解压的新选择。这项曾被视作“极限运动”的项目,恰恰击中了现代人的需求——不用远赴山野,不挑年龄,成为男女老少都能参与的“全民新潮流”。 岩友爱好者
胡雨婷:首先我需要去思考这个线路怎么爬,特别锻炼我的注意力,还有身边一些朋友可以一起来爬,大家氛围都特别好。 专业场馆的加持,是让普通人敢尝试、爱参与的关键。作为市青少年攀岩训练基地,常州星空攀岩(星湖馆)早已是武进人熟悉的“攀岩打卡地”。这里既有适合小朋友的“趣味攀岩墙”,也有满足上班族的“解压体验线”。而且还蕴藏着“冠军基因”——从这里走出了江苏省攀岩锦标赛第一名。如今,场馆将“冠军同款”资源向公众开放:国家队教练偶尔来做公益指导,国际级定线员设计的线路也预留“体验时段”。无论是初次接触的新手,还是已有基础的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感受“从指尖到心灵”的向上力量。 网球、攀岩、滑雪的“出圈”并非孤例。马术、帆船等以往同样被视为小众、专业的运动,也正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是:体验感强、技能提升路径清晰、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并天然具备社交分享属性。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些新型小众体育项目,恰好满足了群众对体育运动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新需求。更重要的是,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激活了庞大的产业链。 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
叶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升级,体育消费正从传统的观赏型、基础参与型,向体验型、技能型、品质型转变。这些新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全民健身的供给体系,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它们带动了体育培训、装备制造、场馆运营、赛事组织、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成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面对这一趋势,我区体育部门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更多新型体育设施,推动各类体育项目协调发展,让全民健身的风景更加多姿多彩。 曾经“高高在上”的小众体育运动,正以其独特魅力打破圈层,融入更广泛大众的健康生活。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力量的持续投入、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专业服务的提质升级,以及多元化赛事活动的蓬勃开展,“小众”运动将继续拓宽大众化之路,在点亮更多人精彩生活的同时,为激活内需、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