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生物制造已经与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并列定义为“未来产业”,成为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政策东风之下,最近,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来捷报:建成合成生物蛋白智造领域中试平台,在打通实验室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该中试平台规划建设了5条柔性产线,可以在发酵线和纯化线之间自由切换,实现酵母、丝状真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发酵工艺的开发与放大,并结合AI实现全智能化的生物制造。当前,这里不仅承载着创健医疗在核酸四面体、重组胶原蛋白等前沿项目上的工艺验证,更以开放姿态对接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提供概念验证、工艺开发等全链条服务。试运行期间,该中试平台就吸引了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 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试平台高级经理
王凯:如果满产的话,按照一年能满足至少4个项目,或者说是按照总批数来讲,能够做到100~200批这样的一种规模。 深耕新型生物材料十年来,创健医疗通过技术创新,利用毕赤酵母菌发酵工艺,实现了重组I、II、III、XVII型胶原蛋白的稳定高效表达、绿色制备及规模化生产。其中,重组XVII型(罗马数字,配音读17)和III型胶原蛋白相继被纳入国际化妆品原料(INCI)目录,意味着产品获得了国际市场认可。目前,公司稳居国内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第一梯队。 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松:就是我们觉得重组胶原蛋白只是我们的起点,我们有更好的行业或者更好的生物材料在等着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