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经开》常州经开区:人防+技防 构筑防汛“安全堤” |
时间:2020-07-10 20:14:07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进入梅雨季,经开区加强防汛值班及天气预警,落实抢险人员和物资,并借助“智慧水利”平台,筑起了防汛“安全堤”。 进入汛期,水利工程在安全度汛上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下午三点,在位于戚墅堰街道的宛沿河闸站,巡查人员正在查看水位情况。宛沿河与京杭大运河直接连通,原先在强降雨时,曾因运河水位较高形成倒灌,导致内涝。宛沿河闸站设计流量为每秒6立方米,可通过机泵调节内外河水位。 宛沿河闸站负责人
朱平轩:安排24小时有人值班,遇到突发事件我们组织抢险队伍。 要“人防”,更要“技防”。“智慧水利”采集了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信息,先后接入了市水文局共享的雨量数据、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共享的水质监测数据、经开区公安分局共享的排涝站上下游和泵房的视频数据。如今,经开区水情、雨情、泵站状况、工情闸站等实时数据每天都在防汛调度中心和“智慧水利”手机APP上实时更新。 经开区农业农村工作局水利水务科科长
方金虎: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实时看到所有经开区内河的水位及外河水位变化情况、泵站的启闭情况。(如果)发现哪条内河超越了警戒线,或者这条内河的排涝站没有及时开启,我们会直接通知板块或排涝站管理人员,及时开启泵站,全面排水。
经开区成立5年来,通过系统实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奋力补足防汛短板,共投资23亿元,建成100多公里外围堤防和39个大型节点闸站,基本实现采菱东南区、黄天联圩等7个防洪片区封圈运行;同时完成70个节点泵闸站的信息采集及自动化改造,全面建成6个水利调度中心,为应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