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电桩行业市场格局初定,头部企业已经成型之际,搭乘着新基建的快车,充电桩行业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投资风潮。作为充电平台互联互通的先锋之一,位于武进国家高新区的万邦新能源旗下“星星充电”,正加快打造充电桩制造运营的“星星模式”,助力新基建发展。 不久前,华为发布了一款直流快速充电桩模块,将作为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与全国多地部门深入合作,星星充电正是其合作机构之一。星星充电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制造与运营,现已发展为我国三大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运营商。 2014年,伴随着新能源充电桩产业的快速扩张,星星充电应运而生。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公桩使用率低、私桩闲置率高的现象。2016年,星星充电率先提出了“私桩共享”这一创新的商业模式。个人可在平台上将自己的充电桩进行共享,平台与个人进行交易分成,不仅盘活了私人充电桩资源,更推动个人用户参与平台运营,分享发展收益。 2017年,星星充电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2025”的新模式应用课题,成为承担这一课题的唯一桩企。2018年,星星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运维平台”入选江苏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眼前的这个大屏幕,可以看到星星充电全国范围内所有的智能充电运营的实时数据,而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让星星充电从一家只做充电桩设备的生产型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提供新能源车辆充电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 高海军
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从星星充电的云平台,不仅仅是运营,同时还有对能源的监控,包括对于未来可实现的这些都是我们在摸索和已经形成的自己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星星充电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性高、安全性可靠的充电设备。另一方面,星星充电智能运维平台,依靠全球领先的五大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和保障车主充电安全,更能帮助客户提供高出行业9倍的运维效率。现在,星星充电已成为戴姆勒、捷豹路虎、保时捷等56个国内外知名车企的战略供应商,充电设备终端超16万个,日充电500万度。 高海军
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我们未来三年准备了30个亿的整个产业的投资的规模,通过自建、共建和合作伙伴的联营来进行助力新基建。 充电桩与5G、大数据中心等一并纳入“新基建”,与此前的传统基建有着显著差别,互联互通是其必然趋势。但在实际操作中,平台之间能否实现互通,企业之间能否信息共享,仍有诸多问题待解。希望市场之外,政策层面的规划及早出台,充分发掘社会资本的效率和潜能,助力充电桩行业的提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