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新观察》武进:探索跨界联动 开拓文创新路

时间:2020-06-01 13:47:40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近年来,武进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创产业也迎来了契机。全区已拥有4000多家文化企业,涉及影视传媒、文化艺术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创意企业,以西太湖雅集园、环太湖艺术城等为代表,武进正从文化与旅游元素的简单叠加,渐渐转向对核心IP的深度挖掘,持续探索文创新路。
初夏的西太湖,碧波游锦鳞,风来有暗香。漫步至雅集园,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油灯博物馆、西太湖美术馆、陈履生美术馆以及中国画学会常州西太湖创作基地这五大场馆中,都分别设有一个“文创角”,展示并出售近年来开发的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
雅集园负责人 张安娜:雅集园已经成为了文化休闲的一个服务区,那么我们现在在进一步努力,打造艺术延伸品的一个展示区。到我这里来,能够看到很多喜欢的东西,而且是唯一的,除了这里别的地方是没有的,很个性化的东西。
西太湖生态休闲区乃至整个武进区、常州市作为正在成长中的旅游目的地,对文创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2015年,雅集园开始进军文创领域。负责人、“五大馆”馆长张安娜告诉记者,从一开始,雅集园打造的就不是单纯的文旅伴手礼,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丰富的自有IP。
要做常武人自己的文创产品,张安娜首先想到了从本地走出的艺术大师——刘海粟。雅集园将艺术大师刘海粟、夫人夏伊乔、女儿刘蟾,以及刘海粟弟子刘昭君,著名当代艺术家邓国源等名家作品,原比例复制、缩小比例制成丝巾、方巾、手巾等。除随身装饰外,还可作墙面装饰。记者了解到,雅集园做文创的初心在于推广武进的文化艺术资源,因此定价都十分亲民。
雅集园负责人 张安娜:我们就想让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完艺术之后,能把有文化气息的、文化元素的、有文化故事的带回家,我们再慢慢品赏。
常武地区的文化IP资源可以说是蔚为星海,其中具备开发价值的也是数不胜数。以南田画派创始人恽南田的画作为素材定制紫砂壶,杯身的没骨花卉花瓣浓淡相映,枝叶繁茂,杯底有雅集园青年才俊夏俊篆刻的恽南田诗句“耻为天下第二手”,没骨花卉的柔美古风与催人奋进的现代箴言融合于一壶,正是本地文化IP的集成体现。截至目前,雅集园共开发文创产品24种,后期,他们将继续着重学习各方经验,结合地方文化,做好提升,创作出让观众更喜欢更满意的文创精品。
说到文创的本土IP化,非遗项目最具代表性。目前,武进区非遗保护名录达到127项,但其中能作为文创产品产业化的项目,却是少之又少。
徐文博是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他开创了留青水墨山水技法,作品清爽细腻、精细端庄、层次变化丰富。徐文博告诉记者,留青竹刻的制作工艺复杂,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都很高,每件成品根据其工艺和艺术价值来定价,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要将这种小众的非遗项目发扬光大,如何和文创相结合正是徐文博最近思考的方法之一。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徐文博:竹刻的花工量,消耗的时间实在是太长,我们现在要想走这条路,只能从作品的本身或者从他的这种设计理念去做一点工作。比如说,材料原先是整片的,现在你做造型改小一点,原先花工量非常大的刻的时间非常长的,我们可以考虑简单一点。
徐文博告诉记者,做文创首先要解决设计问题,以往他们聚焦技艺研究,创作精品力作,不计时间,不讲成本,而如果要量产,设计路子要变,质量不能降低,反而还要升高,这才是发展。而如何在题材、表现形式、内容上实现留青竹刻的当代化,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徐文博:更让它靠近我们现在年轻人的一种思维,或者带点卡通的。或者带一点趣味性的这样子,这些东西能够创作出来,会有更多年轻人会了解去接受。让他们更多的了解竹刻,拥有这些作品,或者他们喜欢的话也可以自己来动手,这样影响就会更大一些。
在文创产业“一切皆IP”的时代,文创领域成体系、专业化的孵化机构呼之欲出。集纳产业资源,搭建创业平台,拓宽市场渠道,帮助中小文化创客走出初创期,并培育出能够传承中国文化的成熟IP,这样的平台,在文创产业链中珍贵且重要。作为在环太湖地区富有影响力的艺术中心,中国•环太湖艺术城早在2016年就探索开发文创产品。常州文创集市,是他们近年来一手打造的文化IP之一。去年十一期间举办的首届文创集市,参展商户近100家,汇聚了600多位来自常州、南京、苏州等地的文创艺术工作室和非遗传承人、工美艺术大师。集市吸引了大量人流,点亮了常武市民与远来游客的假期时光。环太湖艺术城副总经理、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杨志伟告诉记者,文创集市的举办不在于它的销售,更多是在于交流。
环太湖艺术城副总经理、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杨志伟:走进市场,你需要自己来打造一个平台。不管这个平台能打造有多大,但你必须要有阵地。第二个我们也希望在有系列产品定期出来后,还是希望能够通过文旅平台,这种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我们的文创产品去进行结合。
与雅集园相似,环太湖艺术城也非常重视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高地取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环太湖艺术城早早瞄准了艺术院校这一资源宝库。他们与来自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的近20家文创艺术工作室、社团建立了紧密联系。
环太湖艺术城副总经理、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杨志伟:更多的是把眼光着力在高校培养艺术专业人才这个方面。希望真正为这些从事艺术学习和创作的学生,给他们找到创业创新的平台。他们这些人,既是策划者,设计者甚至于生产者,但不要忘了,他们其实也是消费者。
除了接地气的文创集市,环太湖艺术城也针对高度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观,定制高端文创产品,如由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顾平挥毫、省工美大师倪久晋雕刻的“龙生九子”紫砂壶系列,就卖出了万元一把的高价,首批烧制的300个都已抢购一空。汲取地方传统、引入青春潮流,文创IP正为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未来,环太湖艺术城将继续挖掘文化与商业双重内涵,让文化真正长留人们的生活。
文创产品开发,最终目标是透过产品实现商业价值。目前,武进的艺术衍生品市场还不成熟,消费需求也不稳定,艺术消费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更多的文创企业,准确定位城市文创核心竞争力,既要提高产业水准,更要塑造民众审美,最终实现文创与商业的双赢。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