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电视主播互动

生活连线


追光

时间:2024-08-12 10:27:31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每年的暑期,都可以称为“电影的夏天”,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电影吸引观众们走进电影院,打造出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电影夏天。一场电影的播放离不开放映员,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代放映员的光影人生,透过“追光者”看电影外的故事。
原寨桥影剧院经理 放映员 陈益民:那个时候16毫米机器,一个公社只有一台。我一个晚上换了四个点,到最后一个点放完的时候,天都亮了,看的人是人山人海。
前黄露天电影快镜
村民:我总归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村民:战争片、故事片都喜欢。有的赶到湖塘,有的赶到鸣凰,好看的电影都去赶。 9964
一块空地、一张幕布、一台放映机,放映员老陈的出现让前黄镇红星村的广场热闹了起来,今天他要放映的是家喻户晓的经典红色影片《地道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放电影”是村里的一件“大事”,文艺生活相对匮乏的岁月里,电影投影的那一束光,点亮了百姓的文化窗口和精神通道。所以那个年代,一名年轻人如果被选中入行,是十分荣耀的事。
原寨桥影剧院经理 放映员 陈益民:我是从1974年,那个时候成立了公社电影放映队,公社选我去当了放映员,我那个时候真的是很开心很高兴的。我第一次放的,第一个片子叫《英雄儿女》。
“哒哒”的走带声转出了光影老味道,也转动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说起年轻时放映电影的热闹场景,陈益民仍记忆犹新。那时候,陈益民负责的前黄区有10个村,10个村只有两个放映队,听说哪个村有电影来了,那大家是不怕赶远路的,“盛况空前”也忙坏了电影放映员。
原寨桥影剧院经理 放映员 陈益民:我这里先放,先放半个小时,马上就有人拿下来,再送到下面的点,下面那个点先放其他的片子,等到我这个片子去放,这个叫跑片。可以说那个时候的电影是感动了一代人。
1980年9月25日,武进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影剧院像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到1984年12月,武进县共有39座影剧院,这一年放映收入、发行收入、利润数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像小河影剧院放映收入超10万元,成为全省农村集镇第一个突破10万元的放映单位,后被评为江苏省电影放映先进集体。银幕从户外“搬”进了室内,乡亲们坐进宽敞电影院,陈益民有了固定的放映场所,偶尔也会到偏远一点的村落放一放露天电影。
原寨桥影剧院经理 放映员 陈益民: 电影院是天天要放的,开头的票价也很低的,就最低的时候两毛钱,最少的时候就一毛钱,但是影剧院一直是客满的。那个时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场一场结束,放两天两夜,就是电影一直不停。
这种机器叫16毫米电影放映机,开头到农村去的,都是这种下农村的。这个叫35毫米电影放映机,35毫米电影放映机也是根据影片的宽度,它这个影片宽度有35毫米,有电影院了,一般是1982、1983年那个时候多起来了。
可以说,陈益民亲历了胶片电影的黄金时代。陈益民忙着放电影的时候,1975年出生的贺晓东忙着看电影,少年的他经历了农村影剧院的“辉煌”,电影也点亮了他的青春之光。
常州市常武电影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晓东: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少林寺》,我前前后后看了十几遍,怎么看的,我下午是溜进去的,然后清场的时候我不出来,然后继续看,晚上的时候有的时候翻墙进去,所以印象特别深。还有一部影片,当时我记得是春节的时候,有部电影叫《超人》,那部电影的时候给我那种感觉,看到新世界。
贺晓东关于电影的美好记忆也代表着一代人,1982年6月武进大地上放映的武功片《少林寺》,两个放映单位先在湖塘、奔牛镇跑片放映,8天时间共放映146场,是名副其实的“热辣滚烫”。电影陪伴着贺晓东成长,1995年学校毕业后,贺晓东进入了武进电影公司,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
常州市常武电影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晓东:乡镇影剧院到我们公司拿影片,但是你作为一个电影公司,你自己都没有放映功能也说不过去。所以当时我们公司,我记得成立营销科,营销科专门到企业到学校,有的时候根据农村的需要去放,那时候放电影还是比较辛苦的,因为设备比较重。
时代车轮滚滚划过,影剧院的时代匆匆落幕,一批批放映员收入大幅度下降甚至失业。对陈益民、贺晓东来说,放映不仅是职业,更是难以割舍的情怀,所以虽然身边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他们还是苦苦坚守。2009年9月,武进区开始实行文化体制改革。武进区电影演出公司和武进影剧院于2010年5月28日完成转企改制,并于2010年6月底成立了常州市常武电影演出有限公司,贺晓东任经理,职工由原两家单位合并而成。改制后的常武电影演出有限公司本部设立6个直属放映队,在乡镇成立了16个流动放映队,新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百姓受惠”的原则,除了放好公益电影外,还积极配合政府各级部门开展映前公益宣传和实行影企联姻,开拓市场。放映场次每年远超标准场次,达到了5000余场次,使广大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常州市常武电影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晓东: 2007-38号文件,就是要实施农村公益电影213工程,然后区政府就是考虑把这个功能,购买政府服务,这个功能就交给现在的公司,主要从事公益电影放映服务。
原寨桥影剧院经理 放映员 陈益民:我负责这里的9个村,每年要放108场电影。这个工作我到现在一共是51年,51年一直没有停过。 亲手放1万多场电影。
51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对一个个体来说,很长。长到青丝变白发,长到放映万余场电影,长到见证了胶片到数字再到智能时代的变迁。时间改变的是硬件,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是对放映事业的热爱。相比陈益民的51年、贺晓东的30年,2011年入职放映员岗位的朱英俊是妥妥的“后浪”,和前辈们相比,朱英俊的放映工作是满满的科技感和高度的自动化。
常州苏宁影城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朱英俊:我觉得两次真正的电影的变革,第一次就是一个胶片转数字,这是一个跨时代的转变,也是一个时代的进步。然后第二次就是说从那时候2D电影转变成了3D电影,我们戴了3D眼镜看的时候,然后感觉影像飞到你眼前的感觉,就是非常真实
电影放映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发展,朱英俊一个人可以同时负责几十台放映机,相比老一辈放映员们一人一机、负责一片区域的效率是大大提升了,但随着他对放映员这一职业从熟悉到了解再到热爱,他明白在技术之外,还要坚守初心,努力守护电影之光。
常州苏宁影城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朱英俊:电影它不管技术怎么迭代更新,整体意义还是没有变的,就是说你要放好每一场电影,保证每一场电影的放映质量没问题,然后让观众有一个更好的观影体验。
如今,胶片已经成为历史,陈益民用数字放映机走乡串户,让百姓重温露天电影的快乐;贺晓东带领着放映队,让公益电影进社区 ,让“文化大餐”惠民心;朱英俊不断学习技术服务的进步和改变,努力让院线影城的观影体验更有沉浸感。光影流淌,一份职业,三代人,他们用坚守丰盈着人们的“精神园地”。他们的光影人生,何尝不是一部精彩的影片。
常州苏宁影城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朱英俊 :我觉得可能是一种传承和情怀。他们的热爱,他们执着,留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一些宝贵的财富。
常州市常武电影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晓东:我觉得光简单的理解,它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原寨桥影剧院经理 放映员 陈益民:我看到群众这么热爱,这么喜欢电影,我就有一种成就感。
岁月流转,电影记录着各个时代的更迭和故事,而电影之外的变化,则深深烙印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811

生活连线20240810

生活连线20240809

生活连线20240808

生活连线20240807

生活连线20240806

生活连线20240805

生活连线20240804

生活连线20240803

生活连线20240802

生活连线20240801

生活连线20240731

视频推荐

更多>>

青年交友联谊 架起浪漫“鹊桥”

武博文创上新 “馆校共建”激活文

奥运冠军带火小众运动 网球热度飙

武进:曲棍球运动 从学生抓起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